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高句丽、朝鲜族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1 评论:0

夫余族是居住在今吉林松花江伊通河流域的古老民族。夫余也写作扶余、 凫臾, 属貊系统。 夫余建国的具体年代,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东汉三国时,已是较为发达的阶级社会了。夫余所在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宜于农牧。因此,除主要经营农业外,畜牧业也较发达,盛产名马、貂皮,还出产赤玉、大珠和黄金。夫余人有以金银为饰的风俗,由此可见手工业也有发展。在夫余国内,君王之下各首领以动物名称作称号,有马加(加是官的意思)、牛加、猪加、狗加等等,各部落皆受诸加统领。夫余的刑法残酷。汉时,夫余臣属于汉王朝,由玄菟郡节制,汉廷颁发印玺给其王,让他统领部落。献帝时,汉王朝接受夫余王的请求,将夫余改属辽东郡管辖。晋时,与夫余相邻的鲜卑、高句丽日益强大。公元285年,鲜卑慕容廆东破夫余,夫余都城被毁,国王依虑兵败自杀,依虑之子夫余后王依罗逃往沃沮。不久,在西晋王朝的支持下,依罗收复了夫余故地。但夫余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所役属的诸部起而反抗,国势日趋衰弱。公元346年,鲜卑慕容部又袭击夫余,攻下了王城。经过这两次打击,夫余从此一蹶不振,相继臣属于前燕、前秦及后燕,却又时时处于高句丽的威胁之下。410年,高句丽进攻夫余,夺去了许多地方,掠走了大量人口。到5世纪中期,夫余国力更加衰落,而与高句丽北面相邻的勿吉这时却日渐强大,不断进犯夫余,夫余王最终为勿吉所逐。494年,夫余王被迫率妻儿南奔,降于高句丽。

高句丽,也称高勾骊,与夫余同属貊系统, 居于夫余南, 今鸭绿江以西。汉武帝时归玄菟郡高句丽县管辖。西汉末年夫余国王子朱蒙南下到卒本川(今辽宁省桓仁附近),建立了卒本夫余。约公元3年左右,卒本夫余第二代琉璃王类利率众迁都到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区)。不久,类利派军袭取高句丽县,将高句丽人并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并取消了卒本夫余的称号,专称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仍属汉玄菟郡。公元2世纪中叶后,其地归辽东郡管辖。约在公元5世纪初,高句丽达到了全盛时期,有今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三分之二的地区。427年,高句丽的长寿王迁都平壤城,把政治经济中心由鸭绿江北岸转到了朝鲜半岛。从此,高句丽就着力于在朝鲜半岛上巩固和发展势力,并与朝鲜半岛另外两个国家——新罗、百济展开了无休止的战争。新罗和百济在危急时刻往往请求唐王朝援助。高句丽终于在668年被唐与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国亡后,高句丽族随之解体,有的迁居中原,有的归入新罗,有的则散投靺鞨或突厥。迁居中原的是高句丽族的主干部分,约近20万人。后来多被汉族同化。归于新罗的高句丽人,于918年建高丽国,后夺取新罗政权,又灭后百济,将三族融合成为高丽族,14世纪末改称朝鲜。投奔靺鞨的,于698年前后聚集到大祚荣的旗帜下,成了渤海国的成员,与粟末靺鞨等融合为渤海人。

中国朝鲜族的居民,是从朝鲜半岛陆续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他们定居下来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民族。最早的朝鲜族祖先在17世纪末即进入中国。大部分是19世纪20年代以后陆续从朝鲜半岛迁入的,这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清光绪年间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农户。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人开始曾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在吉林设置荒务局、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350公里、宽约25公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以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又有大批朝鲜人移入中国东北各地,到1918年已达36万多人。现在,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分布于黑龙江省、辽宁省,其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内地一些城乡。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绝大多数居民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少数杂居地区的朝鲜族居民通用汉语、汉文。

高句丽人和后来的朝鲜人及中国的朝鲜族,在社会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基本相同。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酿酒,能歌善舞,喜欢吃一种叫“克依姆奇”的泡菜和带有辛竦调料的食品及冷面,特别喜欢吃狗肉。朝鲜族服装在北方各族中是比较独特的,一般喜素白色,妇女穿短衣、长裙、长裙多褶,束于胸际,短短的上衣以长飘带打结系于前胸右侧。裙有长裙、短裙之分,长的及于脚背,短的仅齐膝下。男子穿短衣肥裤,外加坎肩。摔跤是他们古老的体育和娱乐活动,妇女则喜爱荡秋千和跳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45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