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食俗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9 评论:0

我国饮食品种繁多,节日食俗亦见丰采。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从它的前夜除夕就开始热闹了。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很丰盛的年夜饭。一般,饭前都要祭祖,将食物分出少许,献给祖先,以表纪念。然后全家老小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在北方,除夕都要包饺子。半夜零点一过,便下锅煮起来。蒸饺、煮饺、水饺,不一而足。有的家庭主妇还在水饺中按入铜钱,谁吃上就算交上好运。在南方,初一的清晨都要吃年糕和汤圆。“年糕”颇寓深意,一是祝祷来年谷物丰收(“年”有谷物成熟之意),二是寓意步步高升,一年更比一年好(“糕”、“高”同音)。“汤圆”则象征合家团圆。为了预示新年节庆有余,有些民族初一有吃鱼的习俗。在侗族人的家乡,每年初一,都要从鱼塘抓来又大又鲜的鲤鱼,或炸,或蒸,或炖,或烧,希望吉庆有鱼(余),五谷丰登,余钱余粮。元宵节,是我国又一重要传统节日。元宵节期间,民间都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俗称“汤圆”,以其圆形圆音,寓意合家团圆,吉利平安,和和美美。当然,元宵的吃法,各地也不完全一样。在浙江宁波,元宵的馅,以黑芝麻、白糖、猪油调制而成,煮熟后皮薄透馅,油润香甜,汤里洒上几片桂花,美不可言。安徽安庆韦家巷的汤圆,声名遐迩,汤汁特别鲜美,回味无穷。在陕西,还有喝元宵茶的习俗。当地元宵茶中,放入很多菜蔬和水果,颇有特色。中国历代文人对元宵颇多赞誉。有诗称汤圆:“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清水,清甘且香。”如此厚誉,难怪世世代代的人们要以汤圆为元宵节的必食佳品了。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又一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传统的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五月为午。而“端”即初之意,所以五月初五叫端午。由于端午是暑天之始,各类病毒开始活跃,所以民谚称: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人们从这一天开始防病解毒。端午那天,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白艾、菖蒲,这是借助它们的特殊气味,驱除邪气,消去病毒。喝雄黄酒是端午节期间防毒、解毒的又一重要措施。雄黄,又名鸡冠石,一种常用的中药,对各种皮肤真菌、金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雄黄酒即在酒中浸泡雄黄和菖蒲根而成,端午节喝此酒,一示节庆,二为健身,合家团聚时都喝它。大人喝后,还在小孩额上画个“王”字,寄寓驱除百病的愿望 。与此相关,端午节的又一个重要食俗,就是吃粽子了。此风俗流传了1000多年。粽子越做越好,品种也越做越多。粽子有南北之别,馅有荤素之分。在南方,苏州、绍兴、宁波的粽子最负盛名,其馅心多是豆沙、枣泥、咸肉、火腿等。北方则以北京的江米粽子为典型,其馅心多是小枣、果脯。粽子的形状也越做越多,三角粽、四角粽、枕头粽、宝塔粽,不一而足。在中国,吃月饼是中秋节最有典型意义的食俗了。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特别的圆。人们都喜欢在这一天合家团聚,边饮酒赏月,边吃月饼。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已有相当多年了。早在明代,已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沈榜《苑署杂记·民风》“八月馈月饼”注云:“士庶家俱以是月造月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可见当时吃月饼之风已相当盛行。关于赏月和吃月饼的详情,明代不少野史笔记都有记载。《明宫史》就记云:在京师,初一起,就有人在卖月饼。加上西瓜、藕,即是相互馈送的礼物。至十五,家家供月饼瓜果,月上即焚香,开怀畅饮,“多竟夜始散席者”。如剩月饼,“仍整收于干燥风凉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 ‘团圆饼’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44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