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多妻制下的后妃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6 评论:0

在中国古代多妻制的社会条件下,皇帝拥有众多的妻子是自然而然的事,只不过它一旦被纳入皇帝制度,就有了种种礼仪上的繁琐规定与许多理论上的解释。根据后妃制度的要求,皇帝要在自己众多的妻子里选择一人作为自己的正妻,称为皇后,皇后之下则按等级的不同,分别册立为妃、嫔等,由皇后统率管理。与太子制度一样,后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是为了区别众多妻子的尊卑高下以便于管理,更重要的还是要保证皇帝既能有足够多的后嗣以延续皇族血统,又能很方便地区别其嫡庶长幼以确立其在皇位继承权上的先后次序。

后妃制度起源于西周初年,显然它与嫡长子王位继承制是互为表里的产物,没有皇后、皇妃的区分,皇太子、嫡子、庶子也就无法区分。所以历代对此都极为重视,不仅册立皇后、贵妃等要由皇帝与大臣认真讨论后撰拟诏令颁示天下,而且还为皇后及其下的妃嫔们配备了大量的仆役侍从以供驱使,制定了一系列礼制以显示皇帝的妻妾高人一等的尊贵地位。尤其是皇后,每逢节日要接受百官的祝贺; 遇有祭祀祖先、天地神怪等重大的典礼,也得参与主持。原则上她还担负着管束后宫内的妃嫔、宫女与太监仆役以及年幼的小皇子的任务,与皇帝管理国内政事一样治理着皇宫内部众多的日常事务,而抚养特别是教育那些年幼、尚未读书识字的皇子们更是皇后的应尽之责。

历朝贤后故事图 (之一) 清 焦秉贞

早在《周礼》一书中,就规定除皇后之外,皇帝的后宫里还有夫人、嫔、世妇、御妻等各类等级不同的妻妾的名号。汉初承秦制,皇后以下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以后, 又陆续增设了婕妤、 娥、 容华、充衣、昭仪、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等一大堆的名号。皇后之下还设有詹事以下诸官令丞,分别执掌钱物、宫人、仓谷、车马、祭祀、饮食等事。唐代经过玄宗整理之后规定:皇后以下妃3人,正一品;六仪6人,正二品; 美人4人,正三品; 才人7人,正四品。此外,还设有6名正五品的女官: 尚官、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等,分别负责管理内宫侍女的事务。明朝在皇后之下设有贵妃的名号,而其他的妃子分别被赐予贤、淑、庄、敬、惠、顺、康、宁的称号,女官则大体上沿用了唐代的六典之制。清代皇后以下的妃嫔大约分为7等,包括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等,宫官之制与明代大体相仿。

值得注意的是,皇后以及其他地位较高的妃嫔在皇帝生前可以设法影响政局,皇帝死后则可以靠她作为新皇帝的母亲——皇太后的身分影响甚至操纵朝政。前者如唐玄宗时的杨贵妃,后者如北魏孝文帝时的文明太后,而汉初的吕后、唐代的武则天、清代的慈禧太后则不仅能在老皇帝在世时参与处理某些朝廷要事,在新皇帝即位后又以太后的身分独揽朝政,其中武则天甚至空前绝后地做了大周朝皇帝。这表明了皇后在某种程度上对国家来说也确实是必不可少的,她尤其能够使一个幼主执政的朝廷顺利地运转下去,直到小皇帝长大成人,能够自己亲自处理政务。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43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