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傣族的小乘佛教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220 评论:0

小乘佛教在我国傣族地区影响深远,是一种全民信仰。傣族人的一生都与小乘佛教密不可分,一出生就是佛教的信徒,名字由佛爷给取,婚嫁生死都与佛有关,故此产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信仰风俗。

小乘佛教何时传入我国傣族地区,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定论,但多数学者认为至迟在14世纪下半叶已传入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到15世纪,小乘佛教进入兴盛时期,并迅速成为傣族的全民族信仰。

傣族称小乘佛教为“沙瓦卡”。据说,傣族的佛教经典多达84000多部。小乘佛教原为大乘佛教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贬称,认为他们只重自我解脱和自我拯救,而不重利他。后沿用,无褒贬义。小乘佛教主张,为求得解脱,应广行善事,用赕(即布施)和个人善行修来世,最终达到涅盘。由于对这种教义的理解不同,各地僧侣遵守的戒不同,再加上信教群众日常生活方式的差别,故而在傣族各地形成了不同的佛教派别。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小乘佛教有摆坝和摆孙两派。据僧侣们说,摆坝派的产生早于摆孙派。摆坝派据说是由一个名为勘班雅的高僧避居深山发展而来的,保持原始佛教的一些特点。此派僧侣生活在深山密林中,佛教斋戒期间仍可云游。每日只吃一顿饭,不食荤腥,不接触妇女,以麂皮为垫、树皮为被、石头为枕,行路以扇遮面,目不斜视,终身独处,几乎不与世人交往。由于该派僧侣只在山野中修行为事,以苦为荣,所以又被称为山林派。据说有个叫巴拉玛艾孙的人出家修行后,感到摆坝派戒律太严,生活太苦,便废除了 一些戒律。以他为首,从摆坝派中分离出来,形成了摆孙派。摆孙派在村寨之中建有佛寺,与村民频繁往来。僧侣的生活讲究舒适,可以乘车骑马,可以吃肉吸烟,还可以自由还俗和出入民家。此派寺院广有寺田,收入颇丰,所以又被称为田园派。摆孙派是傣族多数人皈依的宗教派别。

云南瑞丽大金塔

傣语称寺院为“瓦”,是供放释迦牟尼塑像、念经和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出家僧侣住宿和学习的地方。由于傣族是全民族信仰佛教,所以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傣语称僧侣为“都帕桑卡”。按照小乘佛教的主张,傣族男子从小就要过上一段脱离家庭的僧侣生活,少者数月,多者数十年。傣族习俗认为男子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新人或受教化的人,才有成家立业的权利,否则将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刚入寺的儿童不剃发,不削眉,称为 “科勇” (即预备和尚)。经过 一段时间的训练,熟悉佛寺的规矩和戒律后,才举行当和尚的仪式。男子正式为僧后,称为“帕”,每天都要膜拜佛像,遵守教规、戒律,学习佛经。一般的傣家子弟入寺为僧都是短时间的,只有少数人才长期为僧。僧侣还俗十分简单容易,小和尚只须在大佛爷面前默祷一会儿,然后随大佛爷诵几句经,由大佛爷解掉袈裟,便可还俗。当过和尚的人,被认为是受过斋戒、有教养、有学问的人。当和尚的时间愈长,愈受到社会的尊重。佛寺僧侣内部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尚(按年龄又分为小和尚、大和尚)、佛爷、大佛爷、祜巴。不同等级的僧侣有着不同的地位,下级僧侣要服从上级僧侣的役使。傣族各地有许多宗教节日和宗教活动,如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频繁的佛事使佛教在傣族人心中根深蒂固,成为独具特色的信仰习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40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