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从秦长城到明长城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2 评论:0

乌鞘岭之汉长城

长城是一种将彼此相望的城堡由城墙联结起来的漫长的防御体系。一个 “孟姜女哭长城” 的传说故事,使得许多人以为长城之建始于秦始皇。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经纷纷修建长城。当时的长城有两类: 一类是各国之间的互防长城,如齐国的长城,楚国的长城以及魏国的魏西长城、魏南长城,赵国的南长城,燕国的南长城和中山国的长城; 一类是北方各国为防御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南下骚扰的边防长城,如赵国的北长城,燕国的北长城和秦国的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一方面拆除了各国之间的互防长城,另一方面为防御匈奴,又将秦国、赵国和燕国三国的北方边防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和增广,使之成为一条横贯秦王朝整个北部边地的长城。这条长城西起甘肃省岷县,沿洮河向北,又沿黄河南岸经永靖、兰州、靖远等县市,抵宁夏中宁县境,然后越过黄河,循贺兰山北上,在高阙附近与原赵长城相接,又向东北至多伦附近与原燕长城相接,直达朝鲜内浿水即今清川江岸上。为修建这条长城,前后大约花了9年时间。自此以后,代有修建。汉朝前期为防御北方的匈奴、西北的月氏和羌族,不但维修了秦长城,而且还修建了从今甘肃到新疆的河西长城和地处今内蒙古的塞外长城。西汉长城的总长度在10000公里以上,远远超过秦长城。西汉末年,北方匈奴逐渐进入塞内,汉长城失去边防作用。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以后,退守二线,凭借常山、雁门之险,筑起一道新的亭障、烽燧,又在山西、陕西、河北兴筑了几道障塞,作为万里长城的内层防线。不久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了东汉。乌桓也接着臣服东汉。东汉也就不再修缮长城。

三国两晋时期,由于北方匈奴、鲜卑等民族内迁至今河北、山西、陕西境内,长城与东汉时期一样失去了防御作用,只是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因鲜卑侵掠北平而对秦、汉长城东段作过一次修缮。晋室南渡以后,北方 “十六国” 主要由塞外入主中原的民族所建立,自无修筑长城的必要。

东晋太元二十年(395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魏南下中原,开始了统一北部中国的战争。其时,柔然崛起于北方。为了解除来自北边的威胁,北魏于泰常八年(423年)修筑了“赤城阴山长城”。这条长城大体与秦、汉长城一致,可能是将秦、汉长城加以修缮而成的。接着,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又修筑了东起今北京延庆,沿河北、山西北部西行,直达黄河东岸的 “畿上塞”,构成“赤城阴山长城”以内的第二道防御工事。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以后,东魏于543年在今山西境内修筑了“肆州长城”以防御西魏。550年北齐取代东魏。为防御西魏、北周和突厥、柔然,北齐先后修筑了东起山海关一带,西过河北的“西河总秦戍至海长城”; 东起居庸关,西南经平型关、雁门关,又南至汾阳黄栌岭的“重城”和北起山西长城岭、南抵娘子关的长城。577年北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以后,为防御突厥,也曾对北齐“西河总秦戍至海长城”进行了修缮。

高昌故城

隋朝在短短的30多年历史中,先后7次兴工修筑长城以防御吐谷浑和突厥。多数为对原先长城的修缮,但也有新建部分,如青海西宁段、宁夏、陕西段及内蒙古段。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主动进攻突厥的策略,没有修筑长城。唐玄宗时北方契丹崛起,边患频仍,遂修缮了原魏、齐长城。

明朝推翻元朝以后,为防御退回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后裔南下骚扰,所以极为重视长城的修筑。明朝长城的修建可分三个阶段:前期主要对河北、山西境内的北魏、北齐长城进行修缮,并增建了烟墩、烽堠、屯堡、关城、濠堑等,从而使长城发展成一道更为完备的防御体系;中期主要修建了陕西北部的长城,修缮了山西北境至河北宣化以东的长城;后期,由于蓟东沿海受倭寇侵扰,为加强京师东北外围的防御,修建了从北京昌平县东北苏家口至通县北寨篱村的长城;明隆庆二年(1568年)由戚继光主持修建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西灰岭隘口的长城。此外,明朝还修建了西北方面的河西长城、东北方面的辽东边墙。明人称长城为“边墙”,以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筑的长城。实际上明长城不仅费时最久,工程也最大。它东起鸭绿江畔,西迄祁连山麓,总长约6350公里,由城堡、城墙、城台、烟墩(也叫墩堠、烽堠、烽火台、狼烟台)等4个部分组成,比历代长城更为坚固,更为完善。清朝没有修建长城,从而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修建长城的历史。但是长城依然存在,它不仅是宏伟的古代建筑,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9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