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交融中,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与作用固然是主要的方面,例如北朝时期汉族人的生活习俗大量渗入北方各民族中,使匈奴的结发、乌桓的剃发、鲜卑的辫发、羌族的披耕发等等发式,以及服饰上的左衽(即开襟在左边)渐渐消失,而改为汉式。但少数民族同样以自己的特色文化大大丰富了汉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着为例,从胡服骑射到旗袍礼服,均能表明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对汉族的影响。
古时中原地区的人们一般的服饰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式长袍。春秋战国又流行上下衣裳合成一体的深衣,下垂到足踝部。古代长衣服通称袍。中原作战将士一般身穿袍服,乘坐由战马拖拉的兵车,在车上进行战斗,这些服饰的特点是宽衣博带。在战国时,服装有过一次着名的变革,其标志是胡服盛行于军队。胡服原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着装。为了游牧骑马时的需要,胡人多穿短衣、长裤和革靴,紧身窄袖,干练利索,便于活动。这种服装叫作胡服。胡服除便于骑射之外,还因其小口袖、小口裤、皮靴而便于保暖,适应北方的自然环境。战国时期,各国战事频繁,其中赵国在与邻近的胡人作战时,传统的战车在崎岖的山路中难以发挥优势,不能有效地打击和追击对方; 而北方民族胡服骑射轻便灵敏,进退自如。赵武灵王感到军队作战应向北方民族学习其长处,车兵战应改为直接骑马作战,而要学习骑射,首先要改革服装。因为身穿传统的长袍上下马不方便,无法适应骑兵作战,赵武灵王就下决心变革服装。他一方面自己带头穿胡人的短衣长裤和皮靴,一方面下令军队也都改穿胡服,并将胡服赐给骑者。赵国由此而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这就是历史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图铜鉴,生动地显现了穿胡服的战士形象。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表现了胡服对汉族的最早期影响,但当时主要是针对军队装备而言,尚未影响到民间。一直到汉晋时期,中原服饰的主流还是上衣下裳。那时也有裤子,但却是开裆套裤,其作用是给腿保暖,一般是冬天穿在裳里面。只有贴身内裤才做成满裆的,外面仍需穿裳,家境贫寒的人一般只在外面穿裳而里面不穿贴身短裤。胡人穿的满裆套裤,在汉代逐渐影响到汉族上层社会。汉灵帝喜爱胡服,以致京城贵族竞相仿效。魏晋以后,胡服对民间也有了较大影响。到了隋唐之际,中原古代服饰的格局终于大变,男子的服饰,从传统的“上衣下裳”转变为胡服的“上衣下裤”,并从此发展沿袭至今。唐代不仅中原男子的日常服装已是胡服,而且妇女也受胡风的影响穿胡服,在当时人们眼中就是 “女着男装”。从而可知,少数民族的衣服,对汉族服装的影响可谓大矣。
17世纪满族建立清朝,入关统治中原,以辫发,着长衫、马褂、旗袍为俗。旗袍,原是满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的一种长袍式服装。满族先民原居东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寒冷地区,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分为单、夹、皮三种。样式是圆领,右大襟带扣襻,下摆有直筒式、两面开衩和四面开衩之分。穿时习惯用布带束腰,以便于骑射。因为满族实行八旗制度,满人又称旗人,旗袍之名由此而来。后来旗袍多由满族妇女穿着,样式不断发展变化,面料也多用绸缎。在北京等地曾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旗袍镶上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成为清代的时装。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旗袍了。旗袍样式由肥变瘦,有长袖短袖之分。经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 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襻、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衩。合体的旗袍,既表现出身材美,又文雅大方,所以深受中国妇女的喜爱。在以后的演变过程中,旗袍成为中国女性典型的民族服装。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9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1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31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