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穿行于西南边陲的马帮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8 评论:0

马帮是原来活跃在西南边陲的一种运输组织,在云南尤为流行。该地峰峦重叠,道路崎岖,马匹为最好的运输工具,可是路途险恶,盗匪出没,单人匹马行走非常危险,于是大家结伴而行,相互照应,这就产生了马帮。据考,它大约在东晋已经出现,到了清代,云南已形成滇南、滇东和滇西三条主要运输干线。这种交通方式,一直到本世纪50年代仍然存在,后来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马帮的规模、行程不等。少则几匹,多则百余匹; 路程近者百里之内,远者千里之外。既有贩运布匹、药材、盐巴、红糖、皮货的长途马帮,也有买卖粮食、木炭、农产品、日用品的短途马帮。规模稍大的长途马帮均有首领,称为“马哥头” 或 “马锅头”。他一般是马帮的所有者即马老板,或是马老板选派的经验丰富的赶马人,不从事体力劳动,只负责组织指挥和接洽业务。整个马队多由一匹身强体壮的母骡领头,即如俗语所说 “公马爱母骡”,这样可使群马安稳有序。行进中,母骡走在最前面,头饰红缨圆镜,颈悬两个大铜铃,一走一响,叮叮当当,声传数里。母骡之后是驮货的公马群,每匹马的脖子下面都挂有12枚小铜铃; 再后面就是负重的毛驴队了,它们不时仰首咴鸣。最有趣的是,一些马帮还经常带着一只猴子,据说这是受到《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启发。孙悟空曾被玉皇大帝召上天宫,封为专管御马的“弼马温”,“弼马温” 实为 “避马瘟”的谐音,故古人以为猴子可以预报马病,这体现了马帮视马匹为自己谋生的基础。此外,猴子善于攀援登高,也能够首先发现野兽匪盗等情况,及时报警。马帮通常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和禁忌。吃饭时桌上的碗碟不得挪动,否则预示途中将有翻驮的危险;喝汤时汤匙不能泡在汤碗里,否则预示驮包将落入山涧;任何人都不许双手扶门框或蹲坐门槛,因为 “柴门” 与 “财门”谐音,堵住柴门也就是堵住了财门,等等。倘有违犯,马哥头就会一声令下: “卸下驮子,改日再走。” 这耽搁的草料钱就得由犯忌者出了。这些风俗和禁忌固然荒诞不经,但也充分反映了马帮在行旅中的危险艰辛,他们不得不小心提防,处处留意。难怪有两首“赶马调”这样唱道: “石榴开花红又红,有女莫嫁赶马人; 吃饭好像饿死鬼,半年一载才回门。赶马莫走夷方去,夷方路险病痛多; 草地当作绿丝毡,石头当作花枕头。” 另外,汉族马帮与其他民族的马帮有许多不同习惯。譬如,汉族马帮夜晚必投宿马店,既便于休息,又可防止匪盗前来袭击; 其他民族的马帮则多选择山间林地,野餐露营。

博南道上的蹄迹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