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除灾祛病的放风筝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5 评论:0

放风筝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间娱乐活动。我国是风筝的故乡。旧时称风筝为 “纸鸢”、“鹞子”等,是汉族民间一种供玩赏的工艺品,流行于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风筝就已在中国出现。据《淮南子》等书记载,春秋时期的能工巧匠公输般(鲁班),受鹞鹰在空中盘旋飞翔的启迪,用竹、木片制作木鸢(纸鸢的前身),能在天上飞三天三夜,用以窥视宋城,侦察敌情。传说楚汉相争时,汉将韩信为瓦解被困在垓下的楚军,令人日夜赶制了一只特大的木鸢,让身轻的张良坐在风筝上,乘夜风悄悄地飞到楚军的上空,唱起凄凉哀婉的楚歌,触动了楚军的乡思,人心涣散,从而使项羽大败于垓下。汉代发明造纸术以后,木鸢的制作技术有 了很大的进步,以细竹扎骨架,用棉纸粘贴成鸟的形状,再斜缀一线,可以引线乘风而上,故“木鸢”演变为 “纸鸢”。唐代的纸鸢不仅用于军事方面,其娱乐功能也有增加,已成为皇宫和贵族府第中的高级玩具。当时的纸鸢上装有弦,能够随风奏出优美的乐曲。唐代诗人高骈曾作诗描述说: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唐代还有人用纸鸢把明亮豪华的灯笼带上夜空,呈现出 十分动人的景象。据传到了五代,后汉李邺又对纸鸢加以改进。他在纸鸢头上,装上一根竹筒,微风吹动,嗡嗡作响,宛如 “筝” 发出的声音,因而纸鸢得名 “风筝”。两宋时期,放风筝已成为城乡居民普遍的娱乐活动,不仅市井小儿、布衣平民喜爱,甚至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也乐此不疲。宋代画家苏汉臣的《百子图》 就绘有小儿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宋代的风筝制作得精巧绝伦,专业艺人周 三、吕偏头均是制风筝的高手。及至明、清两代,放风筝活动达到鼎盛时期。明代文学家徐渭留下37首歌咏风筝的题画诗,形象地反映出当时民间放风筝的盛况。清代,放风筝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活动。清代着名文学家曹雪芹着有《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对南北各地风筝的制作工艺、设计图样、绘画艺术以及风格流派,都做了考证和详尽记载,是对历代丰富经验的总结,对清代风筝的普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清代风筝的种类繁多,从外形上看大致有三种,动物外形有雄鹰、蝴蝶、蜈蚣、蜻蜓、螃蟹、双鱼、蝙蝠等;人物外形多为神话传说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白娘子、七仙女、孙悟空、七品芝麻官、美女、胖娃娃等; 物品外形有宫灯、花瓶、蔬菜瓜果、日月星辰等。几乎全国各地都会扎制风筝,尤以北京、天津、潍坊为盛,被称为“中国风筝的三大产地”。这些地方扎制的风筝,自成一派,各有特色,成为我国的民间艺术奇葩。

放风筝

这只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上绘有当时儿童放风筝的场面。

十美放风筝 杨柳青年画

在古代,人们放风筝除用于军事活动、娱乐游戏外,还把它和“除灾祛病”联系在一起。宋代学者李石的《续博物志》一书,认为放风筝时,小儿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也说儿童放风筝最能清目。他们都较早从医学和生理角度探讨放风筝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道理。放风筝在旧时多为春秋两季,阳光明媚,天高云淡,轻风习习,孩童们在郊外旷野牵线奔跑,昂首远视,自然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但当时的人们多缺乏科学知识,无力抵御疾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只好乞求神只的保佑,于是风筝之戏又与巫术相连,被赋予“除灾祛病”的功用。旧时,若某人有灾,便将姓名写在风筝上,放至空中后,剪断引线,使其任意远飞,认为灾即可消失。虽然放风筝“除灾”的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但“祛病”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千百年来,放风筝的习俗在我国经久不衰,并流行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项活动。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曾把风筝列为表演项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8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