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半坡遗址和史前人类的固定居住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1 评论:0

原始人群时期,人们过着茹毛饮血、到处游荡的生活。为了躲避风雨和猛兽侵袭,他们以天然洞穴为栖身之所。到了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的石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固定住所建造的迫切性也提了出来。人们所挖掘的洞穴有出入不便、空间狭小、容易灌水等弊端,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人类定居的理想场所。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先民开始对住居进行改革的尝试。竖穴由深变浅,进而发展为有屋盖的半穴居住室,又发展为用木材做构架,以树枝、茅草等做屋盖和围护墙,或为完全建于地面之上的房屋。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半坡村发现的半坡氏族遗址,就是由许多这样的房屋组成的建筑群。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半坡遗址里的房屋是后世木结构房屋的雏形,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房屋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史前人类固定居住的大致定型。

半坡遗址

考古学界断定半坡氏族属于新石器时期,距今约6800~6300年,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他们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半坡遗址的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现揭露面积为1万平方米。整个聚落区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功能区。在已发掘的居住区内,发现有46座房屋基址,除少数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外,多数为圆形。方形和长方形的基址,多为离地面50~80厘米的半穴居。时代愈晚,深度愈浅。坑穴面积有三种类型,小的约12~20平方米,中型的约30~40平方米,最大的有160平方米。这些房屋的门口有斜面阶道通向室内,阶道的上部可能搭有简单的人字形棚顶。阶道与室内的交界处,有一段高起的矮墙,以防雨水灌入。穴内四周紧密地排列着木柱,用编织和绑扎方法联成整体,构成支撑屋顶边缘部分及起围护作用的墙体。房屋中部有四根柱子为构架的骨干,支撑着屋顶。屋顶形状多为能采光和出烟的两面坡屋顶,上面铺敷树枝、树皮或茅草。圆形房屋建在方形大屋子周围的地平面上,没有凸出室外的阶道,在进门的两侧则有护墙,使门口形成短道,其作用是使风和寒气不能直接侵入室内。房屋直径约为4~6米。围护墙密排细木柱,以编织方法联成整体,再涂敷草泥。室内有2~6根立柱支撑圆锥形的屋顶。屋顶上可能还有一个两坡式的小屋顶,并开有采光、排烟的天窗。屋顶也用树木枝条和茅草等物覆盖。火在当时对人们的生活极为重要。室内设有火塘,供炊煮食物、照明和取暖之用,位置多靠近门口,使流进的冷空气得以加热。灶坑多半是瓢形或圆形的,灶坑里侧埋有一个保存火种用的粗陶罐。为了生火出烟的方便,多在房屋的尖顶处留有一个出烟孔。位于居住区中心位置的最大的方形房子,据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全体居住的氏族成员用来举行会议、喜庆典礼和祭祀仪式等公共活动的场所,兼有氏族首领以及老、幼、病、残等氏族成员居住的功能。这所大房子周围的诸多小房子,则可能是氏族成年妇女过对偶婚姻生活的住所。居住区周围有一条宽深各5~6米的壕沟,类似后世的护城河,是一种防御性设施。壕沟外面,东边是制陶窑场,北边是公共墓地。

半坡氏族遗址的情况,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结构和文化发展水平,其建筑技术所达到的水平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半坡氏族的住房形式、格局和构造,也和当时家庭的结构与所需功能相适应。半坡氏族遗址反映了我国史前人类固定居住的大致情况。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他们选择河流两岸的阶梯状台地,或两河交汇处的高而平坦之地造房建村,实属聪明之举。这些地方没有洪水之忧,取水便易,土壤肥沃,交通也较为便利,很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曾分布有大量的这种氏族聚落群,他们过着相对安稳的定居生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5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白蛮
下一篇:宝贵的新星与超新星记录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