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和东汉两朝选择官吏,主要是依靠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是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官吏的预选人才,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它始于汉武帝时,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征辟,指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这两种选官制度都是为了选拔封建统治人才,以巩固封建官僚体制。在汉武帝以前,选用官吏的范围很狭窄,大地主官僚的子弟才有资格做官(如二千石以上官僚的子弟可任命为官吏),纳资也可以做官,而这些人有无能力当官则很成问题。而一般的中下层地主,只能充当郡县小吏,很难爬上较高的政治地位,皇帝也就不能充分利用“贤才”加强统治力量。董仲舒在对策时提出,诸列侯、郡守、二千石的大官每年应从吏民中选出二人推荐给朝廷,举贤有赏,举不肖者有罚,这便是察举制的起由。察举有岁举和诏举之分。岁举每年举行一次,又称常科,是按年例行的选举制度; 诏举由皇帝下诏选举官吏,不定期举行,又称特科。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孝是孝子,廉是廉吏),这是在察举制的常科中创置“孝廉”科目之始。元光五年(前130年),又下令郡国征召吏民中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送京师录用为官。元朔元年(前128年),又下令郡国必须举人,不察举者要免官。从此,察举成为定制。以后,凡在政治、军事、外交、文学等方面有特殊才干或专门知识的人,都可以应诏上书。
举孝廉图
这是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中的一幅壁画。
东汉时,常科的察举,除了同于西汉的举孝廉之外,还有举茂才、廉吏、四行等科目。除承袭西汉的察举制度外,东汉又实行征辟制度。征辟是由皇帝下诏特“征”某人为官,公卿大臣和郡守也可自行“辟”用某人为僚属。汉光武帝刘秀重视官吏选用,下令“四科取士”:一为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 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总之,以德、才、能力决定征辟某人为官吏。根据这些标准,不但地方官应选察官吏,皇帝、公卿大臣和郡守也可直接选用官吏,这就为中小地主阶级出身的读书人开辟了仕途,使他们有机会参与政治,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察举制和征辟制在政治上有进步作用。但因察举、征辟之权大多掌握在大官僚和豪强地主手中,随着他们势力的发展,被察举和辟用的人仍以出身权贵豪富者为多,中小地主分子日益受到排挤打击,察举等制度已变得腐朽不堪,以致民谚讽刺说“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名实完全不符,失去了原来选拔人才的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0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3-01-21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7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0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