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货贝”与“抱布贸丝”的时代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2 评论: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传说中,货币的起源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货币不仅产生得早,而且发展脉络清楚,自成体系,形成一种独立发展的货币文化,且波及不少其他民族,影响了一些周边国家,甚至远达印度、波斯湾以及非洲和美洲。

货币是交换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货币。原始社会早期,先民们以氏族部落为单位,过着群居的生活。当时生产力极度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只能依靠群体获得有限的生活资料,勉强维持生存,交换与货币无从谈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除维持自身生活必需外,还有剩余物品出现,这时,交换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种互通有无的物物交换,最初出现在部落之间或小群体之间,然后渐至个人之间。《周易·系辞下》记载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场景。但是,物物交换,以货易货是很费事费劲的。如一个人拿了一张兽皮想要换取粮食,可是有粮食者可能不需要兽皮,而需要用粮食去调换铲农具;掌握铲农具的一方又想得到一只羊。这样,谁与谁发生交换关系,如何比较、计算各种物品之间的价值,确实有不少周折和麻烦。先民们通过无数次这样的物物交换,渐渐积累了经验,明白了先将自己的东西换成一种人人都比较容易接受的物品,然后再去交换自己所需的东西,交换过程就会简化得多,成功率也会提高不少。

人人都容易接受的物品便是一般等价物。这种等价物开始时种类不少,有玉、刀、铲、纺轮、弓、箭、皮、帛、牛、马、货贝,等等。在不断实践中,大型的、量重的、携带不方便的、容易损伤人、损伤物的等价物渐渐被淘汰,有的则缩小变形,其中具有天然色彩、光泽滋润的贝壳,深为众人喜爱。它既是一种轻巧灵便、坚固耐用、计数方便的物品,又是一种可以用作避邪趋吉的装饰物,自然而然地成了比较固定的一般等价物。贝币的使用不是以枚计算,而是将贝穿孔,以索系之,五贝一系,两系一朋,也就是十枚贝作一计数单位。贝的种类繁多,约有百多种,盈尺状如赤电黑云的叫紫贝,素质红黑的叫赤贝,青地浅纹的叫纹贝,黄蓝黑纹的叫霞贝,其中大贝最稀罕。我国古时使用的货贝是齿贝,小巧玲珑,一面有槽齿,光莹润洁,十分可爱,又称“宝贝”,贮藏、借贷、贡献、赏赐、交易活动中都少不了它。古代甲骨文与金文中有关贝的记载颇多,如周公“赐小臣单贝十朋,用作铸尊彝”,又如一个富人用贝80朋买了1000亩田。考古学家郭宝钧说,贝出自印度洋,从云南、广西一带来到中原地区。商人们远道而来拿着贝朋至中原,在贵族那里换取粮食。从西周遗址发掘的情况来看,作为海产物的贝在内地大量发现,说明当时商业贸易已比较发达。

西周对货贝的使用比商代更加广泛,使天然贝不敷流通之用,中叶以后,便有铜铸贝币出现。此外,还有布帛币的使用。《诗经·小雅》中说:“麻苎葛曰布。”《诗经·卫风·氓》记述了那时的交换情况:“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布就是币,用布币去交换东西,这不是布的所有者与丝的所有者之间所进行的物物交换,而是以等价物布帛去买丝。显然,这种布帛币是当时的实物货帛之一,不过不同于东周时代广泛流通的铲形布币。《诗经·小雅·小宛》中记录有“握粟出卜,自何能谷”的话,其中粟也是一种实物货币,它描写的是一个受着官司连累的贫困者拿着粟去算命,以粟来支付行卜人酬劳的故事。

海贝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1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会子”
下一篇:“课田” 制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