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篆刻史分期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7 评论:0

篆刻艺术自其源起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中,在文字、形制等方面都经历了种种变化。对此,我们今天一般把它按时代主要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春秋、战国玺印。从现存的古文献资料可知,印章在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已有较为普遍的运用。如战国的文献《周礼》、《礼记》、《左传》等,均记载有“玺”和“玺节”在战国以前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应用。虽然我们可以确认为是春秋时代的章印实物还不多,但传世的战国古玺数量却不少,这些官印、私印统称“玺”,在宋代以来名家收藏的古器物图录资料和印谱中均有大量的着录。战国时期的印章印文均取用六国文字,印面文字安排都较错落有致。从考古发掘实物和历代着录资料来看,可以将这一时期的玺节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官玺(图1),以凿刻的阴文(白文)居多,印面稍大;铸造的阳文(朱文)官玺则印面略小,一般都带边。第二类是私玺,以姓名印为主(图2),朱文私玺往往是宽边细文,白文私玺则多加厚边框;私玺印中还有一些吉语印、肖形印(图3)等,制作也往往精美生动。第三类是“物勒工名”的印章,是手工业者专门打印在所制器物上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以在山东境内出土的陶器最多,印文则主要是工匠人名、作坊地址或人址合一(图4)。这一时期的玺印,大都很小,所以通称战国小玺,但也偶有巨玺印。战国古玺出土已有很多,仅清人编着的《十钟山房印举》一书中就多达600余枚,这些古玺印以它精美的艺术构思和非凡的制作技巧在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留下了奇异瑰丽的一页。(2)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规定了天子用印称“玺”,臣民用印则称“印”。现存秦印也分官印和私印两大类。秦印以白文加边栏的印式居多,其官印往往加界格(图5),这是秦印的典型风格之一。汉代是中国篆刻史最光辉灿烂的时期之一。首先汉印在书体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印文采用的是汉代特有的“缪篆”,这是一种接近于隶书的篆书,字体平正,笔画平直,后世刻印用字往往也借鉴这一字体,所以也称作“摹印篆”。汉印中也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大类,官印以白文居多,有铸有凿,其中尤以凿制的“将军”(图7)、“司马”(图6)两种官印艺术成就最高;汉代私印中的姓名印(图8)则以端庄平正、严谨浑厚为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其样式完全是沿袭汉代旧制的,所以今天一般也都习惯地称之为“汉印”,只是印文笔势不及汉制浑厚,在艺术上略逊一筹。汉印正是以其数量种类的繁多和艺术水平的登峰造极,在印章史上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世印章的典范和学习篆刻艺术的楷模。(3)隋、唐、宋、元印。隋唐以来的印章虽然仍然采用篆文作印,但其风格与秦汉印完全不同。这一时期印章有以下主要特点: 首先是印章的凭信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为了使钤盖在纸、帛文书上的印记更加清晰可识,官私印均大量采用朱文形式,以求其清楚、醒目; 其次,印面比前代更加扩大了,为避免印文结构上的松散,常采用笔画盘曲折叠之法,以便使印文排得均匀、齐整。隋唐官印尚线条流动(图9),到了宋、金时代,竟形成了一种以小篆文字为基础而一概笔画折叠盘曲之法的“九叠文”入印,形成了过分夸张和变形的官印样式(图10)。自宋代开始,还形成了一种以个人名号花写而制成的“花押印”(图11),目的是使他人对自己的签押凭信不易模仿,在元代十分流行,所以也叫“元押”,可以看作是印章艺术的一种别格。宋末元初,文人书画家开始了自觉的治印工作,如宋代米芾、元初赵孟頫、吾丘衍、王冕等,特别是他们所开创的圆朱文样式(图12),直接开启了明清流派印章。(4)明清流派印。除汉印以外,在中国篆刻史上当数明清两代各家各派风格纷异的艺术创作最为重要了。明清流派印章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的,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即文人治印和印材转变这两方面。一方面正是由于米芾、赵孟頫、吾丘衍、王冕等书画家开创了文人治印这一先河,使得自明代中叶开始,很多文人纷纷加入了自镌自用印章的行列,他们或取法于秦汉印章,或旁取先秦两汉钟鼎碑石文字,加之自己的取舍变通,使印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争奇斗妍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元代王冕首先采用了花乳石作印材,由于石质比较松脆,更易于奏刀刻章,明清文人篆刻家便纷纷以叶蜡石来取代坚硬的金属、玉质等传统印材,使篆刻艺术有了更适合于发挥艺术创作的物质条件。这样两方面的结合,使得自明代中叶至清代末年这一时期内,先后形成了皖派、浙派、邓派等等各领风骚的流派印家群,大大丰富和拓展了传统篆刻艺术的宝库,并使篆刻从实用的印章艺术中摆脱出来,成为一种真正独立的艺术样式。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