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篆刻的美学特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1 评论:0

篆刻作为中国的独特艺术之一,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具有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性。篆刻艺术由最初的实用凭信到最后完成独立艺术的质的飞跃,整个历史过程无一不是创造者的本质力量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体现和反映。篆刻艺术的内容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印面文字是以篆字为基本依托,使得一方印章的整体有古趣,有蕴藉之美;另一方面表现在它的印面文辞中,虽然在文人治印兴起之前的历代印章多是镌刻官职或姓名,但印章作为当时的社会凭信物,也还是隐含着印章主人的人格、价值、愿望、趣味等,先秦两汉印章中的“吉语印”(图1)则更表现了当时官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宋元以后的文人在自治或为他人所治的“闲章”(图2)中更多的是表达一种鲜明的情感、美好的理想、良好的祝福、强烈的欲望等等,这些印语都是治印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反映和折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自文人印产生以来,印面文辞的内容已是篆刻艺术审美价值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内容美与形式美两者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既体现了历代篆刻家对篆刻艺术的孜孜追求和创造性努力,也体现了各个时代的篆刻审美者对篆刻艺术的不同审美倾向和时代风尚。

千秋万世昌(图1)

问梅消息(清)陈鸿寿(图2)

林皋之印(清)林皋(图3)

孝通父(清)徐三庚图4

篆刻作为一门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艺术样式,由于它是在方寸之间体现“篆”与“刻”的艺术,因此,它最大的、独特的艺术美还是在于形式美与技法美。篆刻的形式美是由作品的审美视觉决定的,它集中体现在篆刻作品(印章)的整体章法、单字结体两方面。由于篆刻艺术是以篆书构字为基本方法,无论朱文或白文,基本的色块构成都是朱与白,因此,一方印章中朱与白的整体布局美,虚与实的构字空灵美等等构成篆刻艺术的形式美。欣赏一件篆刻作品的形式美,要从布白、对比、均衡、参错、和谐、疏密、简繁、虚实等诸多方面来作整体审视。篆刻艺术的技法美则表现在“篆”与“刻”两方面,“篆”之美表现了篆写的书法之美,它要求篆刻艺术体现出篆书艺术的合理构成,在方寸之间的印面上既富变化、又需和谐,这是对一个篆刻家的很高要求;同时,篆刻艺术的技法美表现在“刻”之美上,则是要求篆刻家要有高超娴熟的刀法技巧,以刀代笔,表现篆书线条、空间布白之美,表现骨与肉、动与静、刚与柔、残与全等艺术外在之美,表现气、韵、神、势等艺术内涵之美。诸如此类,无一不是对篆刻家的技法考验。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件篆刻作品,集中体现的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之间的完美结合,是“篆”与“刻”的完美结合,是形式美与技法美的和谐统一,几对审美范畴之间可以表现为如下关系:

由上可知,形式美与技法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形式美既是技法美的表现基础,也是技法美的表现结果。总之,形式美是技法美的表现目的,技法美则是形式美的表现手段。细而论之,篆刻艺术的审美可集中体现在书法之美、章法之美、刀法之美三方面。首先,书法之美,既表现了篆刻艺术源出自古的篆书艺术之美,又体现了时代风尚的发展创造之美,无论战国玺印的古朴、秦汉印的茂密、隋唐宋元印的流婉、明清流派印的争奇斗妍,无一不是体现书法之美的“古”与“变”的有机结合,正是在这种审美要求之下,到明清文人治印的自觉时代,终于有了“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和“印外求印”的艺术主张,篆刻艺术得到了有序的发展和空前的繁荣。其次,章法之美,要求篆刻艺术讲究节律分明而又浑然天成。既讲整体的规模阔大、安雅娴静,又讲局部的疏密、轻重、增损、屈伸、挪让、巧拙、变化、离合,总之要在方寸天地表现“阴”与“阳”的和谐统一,表现“朱”与“白”的变幻效果,表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的万千气象和“圆融开阖”的无限情趣(图3)。第三,刀法之美,是篆刻走向独立的、自觉的艺术时代的重要发展和审美要求,刀法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是明清流派印章体现各自风格面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因此也应该是篆刻艺术诸多审美因素中的核心。以刀代笔在方寸天地完成作品是篆刻的本质,使心、手、刀三者在艺术创作中相契相合、传神达意是篆刻艺术的最高境界。娴熟的刀法,能使篆刻艺术的线条或婀娜流美,或高古凝重,或端庄平和,或猛利爽劲,能使线条之美与抒情之美在方寸印面得以充分体现(图4)。正是由于篆刻艺术有了以上的种种审美特点,构成了中国篆刻艺术的丰富文化内蕴,使得篆刻艺术成为造型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辉耀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艺术之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30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竹刻艺术的流派
下一篇:篆刻史分期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