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空前的经济繁荣,对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自春秋以来,私人讲学兴起,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他们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从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发,聚众讲学,着书立说,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墨、道、法、名、阴阳等学派。
战国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名轲,邹人,其言论和思想主要记载在《孟子》一书中。孟子重视人民的力量,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继承了儒家祖师孔子的思想,提出要推行“仁政”,一是要恢复井田,使“民有恒产”,二是“省刑罚”、“薄赋敛”。孟子是主张人性善的,他认为仁、义、礼、智等善性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宣扬剥削有理的思想,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
儒家的另一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曾为稷下学宫“祭酒”,到过秦国,晚年居楚着有《荀子》一书。荀子是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天行有常”,自然界的运行是有规律可循的。他强调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光辉思想。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治”。他认为礼是用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礼”是根本原则,法是具体措施,二者相辅相成。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人需要教化才能行善。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墨子名翟,战国初鲁国人,手工业者出身,其主要思想收集在《墨子》一书中。墨子重视劳动,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兼爱”和“非攻”是墨家学说的主旨。他既反对“大攻小,强攻弱”的兼并战争,也反对强凌弱,富侮贫的阶级压迫。墨子认为,国君应“尚贤”、“尚同”,要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反对世卿世禄制度。墨家思想代表了小生产者的愿望,其社会改造方案暴露了小生产者在政治上的软弱无力。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名周,宋国人,着有《庄子》一书。后世把老子和庄子合称“老庄”。庄子的学说比老子更消极,他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有用不如无用好;认为“道”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本原,而这种“道”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是一种超感觉的精神性的东西。庄子主张一切事物“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但他把老子的对立转化说引向相对主义,认为对立双方没有绝对界限,否认相对中的绝对,陷入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公平现象。庄子的思想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
战国时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是韩国人,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着有《韩非子》一书。韩非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统治者要应世而变,不能犯“守株待兔”的错误。韩非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君主专制,强调用严刑峻法来镇压人民的反抗。他还主张以农为本,实行“耕战”政策,以富国强兵。韩非的这些主张,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被赢政采纳。
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中产生了许多名实不符的现象,于是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主张辨别名实关系,主张名实相符。但他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却又陷入了诡辩论。此外,战国时期还有其他许多学派,如阴阳家学派的五德始终说,兵家学派的军事思想等,举不胜举。
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够出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诸侯割据纷争,统治者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各诸侯国国君及贵族,为了自己的利益,招揽大批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使各个学派有了发展的契机,从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文化大繁荣。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9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