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原始建筑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4 评论:0

原始先民们最早居住在天然洞穴之中。他们选择那些地势较高,临近河流的洞穴,以便于取水、渔猎和使他们避免风雨及野兽的侵害。后来,原始人除择居天然洞穴外,还开始了人工居所的建造,在干燥地区挖掘“堀室”,在潮湿地区或沼泽地带的树上构筑简陋的“巢穴”。我国古代穴居遗址在黄河流域及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地区都有留存。最早出现的人工洞穴,还是对天然洞穴的直接模仿,其后渐渐有了半穴居,最后,地面房屋才出现。如今可以西安半坡遗址为例,该遗址位于浐河西岸二阶台地上,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始人的聚落,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临河的高地是居住区,已发现密集排列的住房遗址四五十处,布局颇有条理。居住区中心部分有公共活动房屋,与外围有濠沟相隔。居住区内和沟外分布着窖穴,是氏族公共仓库,沟外北边是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场。住房有方形和圆形两种,较大的圆屋直径6米。这些住房中,早期的为半穴居,室内居住面低于室外80厘米左右,直壁浅穴,中间有粗木柱,推测上部是一个由树木枝干搭成的方锥形屋顶,屋面涂以掺有粟秸、草茎之类的黄泥。半坡遗址晚期的住房已发展为长方形,木骨泥墙骨架已具备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木构建筑雏形,室内地面为烧烤过的草筋泥抹面,居住面铺有木板防潮。晚期的圆屋已是地面建筑。平面直径约4~6米,周围密排较细的木柱。柱与柱之间用编织方法构成墙体。室内有2~6根较大的柱子,推测其屋顶可能是在圆锥形之上再建一个两面坡的小屋顶。除了通过半坡遗址了解原始建筑之外,我们还可以从长江下游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推知那里的原始建筑。河姆渡遗址是距今7000至6000年的聚落遗址,其中一处房屋长度将近30米,为一座不完全长屋,进深约7米,前檐宽约1米多,建于木桩上。木桩一般直径8~10厘米,最大的直径20厘米,打入地下6~80厘米。地板比地面抬高80~100厘米,用木梯作为上下的工具。地板厚约10厘米,每段地板长约1米左右。在这个建筑中,梁、柱等构件交接处的榫卯构造已经相当复杂,虽是原始阶段的建筑,但足以说明木构技术在此时已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居住建筑趋于成熟。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在原始先民的建筑基础上,继续利用土、木材料建造自己的住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7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园林的不同风貌
下一篇:原始舞蹈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