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永明体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73 评论:0

永明体是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形成的新诗体,名称源出《南史·陆厥传》。《南史·陆厥传》云:“永明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顒,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据此可知,“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是沈约、谢朓、王融等诗人,其形式特点是依据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将声调不同的文字按一定规则组织排列起来,使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由于“永明体”是第一次将四声原则运用到五言新诗体,不仅与参差错落、句式长短不一的古诗歌谣不同,且与汉魏平衡整齐的五言古诗也不同,所以又称“新体诗”。

“永明体”的特质在于“永明声律论”,其主要内容体现在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沈氏在此文中批评汉代人不通声律,故虽有清辞丽曲,亦不免为芜音所累;赞誉曹植、王粲诸人,以为“函京”、“霸岸”、“零雨”、“朔风”等名篇所以超越前人,正是音律韵调高于前人之故;认为历代文学在文体上虽有发展进步,但声律上却未睹其秘,自然天成之名篇佳句虽与音韵规律暗合,实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具体提出声律理论: “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强调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病忌。

沈约像

“永明声律论”的产生,既受印度梵文佛经的影响,又受我国声韵学发展的影响,同时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独立、文章骈化、文学创作进入自觉时代的需要和必然产物。

永明新体诗以及永明声律论从产生到现代,人们对它褒贬不一。南朝两大文学批评家对它亦是各执一端,刘勰表示赞成,钟嵘表示反对。赞成者重在肯定声律论在我国文学史、诗歌史上的历史意义; 反对者着眼于声律论束缚诗人才情而致使诗歌有重格律辞藻的形式主义流弊。事实上,永明声律论的积极意义要大于其产生流弊的消极意义,永明声律论对我国古典诗歌声韵形式美的建立,永明新体诗对唐代近体格律诗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5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