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音乐的演变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2 评论:0

中国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的国度,数千年来,音乐在宫廷、文士层、民间三个层次间互相渗透、影响、制约而演化着。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而今,民族之间通过各种途径互相渗透、影响、制约,促使中国音乐的演化。同时,中国音乐又在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尤其是从19世纪以来,西欧音乐(一般称之为“西洋音乐”)的进入,对中国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汉族音乐为代表的中国音乐,在汉本族音乐及民间音乐、各民族音乐、西洋音乐三个方面的影响下,经历了大致如下几个过程的演化: 钟磬音乐时期—→“乐府”时期—→“燕乐”宫调时期—→戏曲音乐及民间音乐显现时期—→近现代时期。而文士音乐则是独立的自成系统的一支。

上古至商、周两代为钟磬音乐时期。大致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为“乐府”时期。自隋唐经五代而宋为“燕乐”时期。到这个阶段,“雅乐”愈来愈走向僵化、死亡,民间音乐进入宫廷,隋、唐两代帝王来自西北,偏喜“胡乐”,由中国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组成的宫廷“燕乐”已占了绝对主要地位。唐代燕乐极盛,朝廷设管理音乐的专门机构“教坊”,有内教坊、外教坊,下设部,原先按乐舞的民族来源分为九部伎、十部伎,后按音乐的功能、使用分为两部: 坐部伎、立部伎。精通音乐的唐玄宗又另置“梨园”,有乐工三百、演伎者数百,称“皇帝梨园子弟”,专事燕乐演出。此时的燕乐,有数以百计的曲调,有些曲调很是庞大,如着名的《霓裳羽衣曲》,据说有36段之多;有些极为精致,如“法曲”;又有“软舞”、“健舞”、“和歌”等等。唐代燕乐曲目,传留至今,犹有近千之数。当时燕乐乐工中水平最低的才派到“雅乐”去从事祭祀等活动,可见燕乐的地位了。在燕乐时期之前,中国音乐在乐体、乐式方面,在音阶(五音二变)、调式(一阶五调)、乐律(十二律)等方面以及在一器一音(如钟磬)、一弦一音(如琴、瑟、箜篌)、一管一音(如笙、排箫)乐器等方面,都已得到充分发展。在燕乐时期,燕乐的音乐特征是“宫调”的运用,即各种调性、调式的使用及轮转使用。所以这一阶段又可称之为“燕乐宫调时期”。从现象上看,宫调时期可以说是由三种乐器的发展而促成的,一种是一管多音的吹奏乐器(横)笛、一种是一弦多音的多弦弹拨乐器琵琶,还有一种是多音的打击乐器方响。这三种乐器,尤其是前两者,都可以在一种乐器上作各种调性、调式的轮转,从而出现了“宫调时期”。

中国的宫调,大分可有四个体系。一个是理论体系,以一律为基点用“三分损益”可至无穷,在隋前,中国已经计算到了360律。一个是纯律,为文士音乐的琴所用。燕乐使用的是以下两种律: 一种是实际使用的十二律,为由琵琶和方响为主的燕乐乐队所使用,“一均七音作七调,十二律旋相为宫,八十四调轮转”。一种是实际使用的“笛上七律”,为由(横)笛和(羯)鼓为主的燕乐乐队所使用。尤其是后者,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律调-调性调式轮转系统,即着名的“燕乐二十八调”。它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独有的、实用的律调体系,沿用至今。宋代调性调式音乐在实际音乐中更有所发展和延伸,促进和形成了中国的一大类韵文文体“词”,促进了中国歌唱声学的巨大发展,产生了“慢体”的“词唱”。唐宋燕乐之盛,不但对于中国后世的种种音乐如戏曲音乐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其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尤其是朝鲜和日本。

唐宋燕乐及宋词乐的发展,在元代中断了。元、明、清三代,长达600多年,再没出现以某种音乐作为一个时期的代表的现象了。也正因为如此,在这600多年的时间内,从全国范围看,是民间文艺包括音乐显现的时期,戏曲、曲艺和民歌小曲等勃兴,其中戏曲由于文人的参与而发展得最为成熟。词体和词唱,到明代中下叶演化为“曲”及“曲唱”而再现。所以这个时期或可称为“戏曲音乐时期”,一直延伸到19世纪中叶。

中国音乐,数千年来,无论其发展过程有多少曲折,总体上说,一直是随着中华民族音乐的自身发展而发展、演化着。这种情况,到19世纪中叶由于西洋音乐的进入而被打破了。从此,中国音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进入到近百年来的“近现代时期”。从文化交流角度,中国了解、吸收西洋音乐,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现实情况是,西洋音乐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进入中国的,带有相当大的强制和统治的性质,起着蔑视、排斥,甚至扼杀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同时,由于中国固有的华夏音乐文化被长期中断而衰退,文士音乐与世俗音乐隔离,因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洋音乐在中国已呈某种全面覆盖之势,表现在音乐思想、音乐概念、音乐构成、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等各方面的全盘西化。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洋音乐才逐渐成为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交流的参照,从而起着有利于中国音乐发展的作用,中国音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鼓吹画像砖 南朝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5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阴阳
下一篇:殷纣的东扩和西伯的拓土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