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非常频繁,一方面积极吸收外国的文化,同时也将盛唐的文明远播他方,促进了唐时中国与各国的文明和进步。在无可计数的交流活动中,最能体现盛唐风范的当推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它们反映了鼎盛时期中国人的文化胸襟与气度,为中国在世界上留下了永恒的光辉的典范。
玄奘西游表现了唐朝学习外国文化、吸收其精华的历程。这一历程通过《西游记》“西天取经”的故事,早已令中国人耳熟能详,那个慈眉善目的唐僧就以玄奘为原型。玄奘原名陈祎,玄奘是其法号,他年少出家,虔心向佛,曾遍访各地高僧,钻研各家学说。当他发现国内佛经译本缺乏,且译文有误时,为了了解经典真义,发了去佛教圣地“求法”的大愿。他先向国内的外国人学习天竺语文,并筹集旅资,准备西游。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西安出发,开始西游取经。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于第二年夏天到达印度。他进了既是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最高学府的那烂陀寺,拜主持大和尚戒贤法师为师。戒贤已是百年人瑞,是当时印度首屈一指的大学者。玄奘追随他5年,遍习寺内所藏经籍,此后又花6年时间走遍印度大小100余国,遍访名寺高僧,研习经典。玄奘在学习大乘论方面成绩卓着。642年,召开全印佛教大会,玄奘任主讲,宣讲《大乘论》,从而被印度佛学界公认为佛学权威。
643年,玄奘用大象和马匹驮着675部佛经启程回国,于645年回到长安。随后他就开始译经,在19年时间里,共译经74部,1365卷,其中包括我国佛教经典中卷帙最多的《大般若经》600卷。玄奘的另一大功绩是写了12卷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7世纪时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西佛东渐,源自汉代,然而如玄奘这样大规模地翻译佛经,却只能出现在唐朝。唐朝对外文化交流,不仅有玄奘这样西游虔诚学习、吸收外国文化的一面,在对外传播唐代文明方面也业绩昭然,鉴真东渡即为例子。
鉴真和尚是唐朝中叶的一位高僧,深味佛意,在建筑和医学方面很有造诣。742年,主持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众请求,决定东渡扶桑。743年出海,失败而回,连续五次均未成功。第五次所乘船只被台风吹飘至海南岛,年过六旬的鉴真和尚由于不堪南方的炎热,眼患病,终于双目失明。但鉴真和尚仍不改初衷,在66岁高龄时(753年)终于踏上了日本国土。他一到,就受到日本朝野的欢迎。763年,功德圆满的鉴真大和尚在日本奈良的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
随鉴真东渡的有24人,除佛门子弟外,还有一批技术人员,因此鉴真到日本除了传授戒律,还把唐代文化系统地介绍到日本。鉴真以其对天台经疏的天才阐释,给日本的天台宗奠定了基础,对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鉴真在日本创建的唐招提寺,其中的金堂、讲堂和一些重要的经像法物,代表盛唐建筑雕刻艺术的水准,成为古代日本艺术的明珠,被日本视为国宝,至今保存完好。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3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