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虚静之道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6 评论:0

虚静常用来指道的特性,但虚静之道主要是指认识道的方法。老子认为,过多地追求物质方面的生活,享受各种颜色、声音、味道,会使人眼瞎耳聋,口味败坏,感觉迟钝。你越是深入到客观实际中去,你得到的认识就越少。所以,要把握道,既不能求诸于感官,也不能求诸于外界,要闭目塞听,借助于内心的虚静与直观。如果能保持内心的最大空虚,最确实的宁静,就能够达到对天道的认识。庄子也认为,人达到无情无欲的虚静状态,道便可于内心中体现出来。

《管子》发展了老庄这方面的思想,提出静因之道,认为要获得智慧,就要使心灵或理性保持清明,打开感觉的门窗,排除私心杂念。所谓“因”,就是根据事物本来面目的意思。既然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它,那么主体就不能闭目塞听,而是要用感官去接触客观世界。由于加进了“因”的因素,《管子》的虚静之道与老子所讲的就有所不同了。《管子》所讲的虚,并不是老子所谓的绝对的空虚,而是指排除任何主观成见和偏爱;《管子》所讲的静,也有无为寡欲之意,但它并不是指与客体隔绝的主体的安静,而是指不在事物到来之前就急躁妄动,相反是安静等待万物自己到来,接触事物之后再有所反应,对客观对象不掺杂一点主观的损益。怎样才能做到这种“静”呢?要去掉各种欲望,欲望寡少就能保持心的安静,安静就能专心,专心就能一意,一意就能头脑清明,头脑清明就能得到至高的智慧。静因之道主张的是一种反映论的观点,强调了认识的被动的一面,对人在认识中的主动作用有所忽视,辩证法的因素比《老子》少了。这一缺点在同样讲求虚静的荀子那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克服。荀子认为,心要把握道,必须做到虚一而静。心能把知识积累起来,但不能形成成见而妨碍接受新知,这就是虚;心能兼知各种事物,但不能见他物而分心,妨碍认识此物,这就是一;心是一直在活动的,但不要让胡思乱想来扰乱正常的思维活动,这就是静。荀子在矛盾中阐释虚静之道,比起《管子》来,多了一些辩证法的因素。

虚静之道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在先秦哲学的总结阶段,不少人都有所论及。到了魏晋,虚静主要是指形而上学的本体的特征。而自汉代以后,虚静的思想也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一种背景思想。纵观历史,虚静之道对中国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渗透到东方文明之中,成为它的特质之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3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