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现代新儒家的思想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8 评论:0

现代新儒家是辛亥革命以来的一个文化和哲学学派。但是它不只是一种学术文化思潮,而且还是一种社会政治思潮,因为它所关注和回答的问题始终不离“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主题。新儒家的主要代表有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马一浮、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他们在治学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梁漱溟、熊十力都是由佛入儒,先治佛学而后推崇儒家的;唐君毅、牟宗三是学西方哲学出身的; 张君劢则是处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人物,他走的是不因学术而忘政治,不因政治而忘学术的道路; 徐复观行伍出身,中年以后才进入文化圈子; 钱穆则以史学大师而着名于世。虽然新儒家彼此之间学术背景差异很大,在提倡新儒学思想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现代新儒学思潮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初,它是对“五四”激烈反传统的主张的一种保守的回应,也是对当时已在中国流传开来的科学主义思潮的一种反抗。新儒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梁漱溟在北大发表宣言,提出以发扬儒家学说为己任始,到抗战胜利。1922年,梁漱溟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他在书中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对中西印三大思想文化系统作了概括性的比较和阐述,第一次把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架构中来平等地加以讨论。他呼吁再创宋明讲学之风,重返儒家的道路,预言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本书可以说是新儒学的开山之作。现代新儒学在抗战期间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新儒家们创造出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纲领和口号。如熊十力创造了“新唯识论”的哲学体系,冯友兰创造了继承和发展程朱理学并融入西方新实在论的“新理学”哲学体系,等等。在此期间,新儒家以私人身分在大后方主持三大书院:马一浮在四川乐山乌尤寺创办复性书院,梁漱溟在重庆北碚金刚碑主持勉仁书院,张君劢在云南大理办民族文化书院。这些书院培养了一批现代新儒家的追随者。从抗战胜利到70年代末,是新儒家发展的第二阶段。1958年初,张君励和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三人在香港《民主评论》杂志联名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文化与世界》的“宣言”,强调中国历史文化是一活的精神生命存在,儒家的道德理想和宗教精神对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科学民主是中国文化中的道德精神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是所谓的由“内圣”开出新“外王”。80年代,新儒家的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时期新儒家的显着特色是站在现代的立场上,对当代新儒学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在经济上的起飞,启示人们去重新估价传统儒家思想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关系。综观新儒家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干,在儒学中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了宋明理学的精神,以儒家心性之学为其所要接引的“源头活水”; 二、有很深的文化危机感,对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使命意识; 三、一方面认同传统儒学,一方面又适应现代思潮,“援西学入儒”,把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儒学会合融贯,“产生发挥民族精神之新哲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2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