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先秦具象艺术的宗教痕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5 评论:0

先秦的具象艺术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具象艺术,其中春秋以前属奴隶社会,战国进入封建社会。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青铜冶铸、制陶、玉石骨牙雕刻等手工业技艺日益精湛。这一时期,我国尚未形成专门的宗教艺术,但我们从其具象艺术中仍可不时地窥见宗教痕迹。这种宗教痕迹首先体现在青铜器的塑造及纹样上。夏代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期,也是青铜时代的初期。我们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物中可见一些饰有兽面纹的装饰品,虽然种类不多,器形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但仍可推知兽面纹饰可能是从前图腾信仰遗留下来的标记。人们相信这种标记能够保护他们,就像保护他们的祖先一样。这时候的祭祀祖先神灵的场面相对来说较单一、规模也较小,所以器形种类不多且较小。到了商代,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从商代后期更为丰富的出土物来看,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通常在云雷纹底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铭文简短,多系族徽图像。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多种纹样可能系原有的多个不同部族的信仰崇拜之神物,其中以动物形象居多。这些动物纹样由原来人们视为神灵的动物形象演变而来。人们在当时是相信并崇拜自然神灵的,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场地、专门的仪式并用专门的器皿来对他们的崇信之物进行祭祀,其中有对祖先的祭奠,希望祖先保佑,也有对神灵的祈祷,希望降福于他们,这些信仰及一定的仪式活动,构成了当时的原始宗教。出土于郿县的西周时期虎镈,与人们对虎的崇拜有关,用崇拜之物装饰器皿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春秋时流行的蟠螭纹则与龙蛇图腾有关。战国时期,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等纹饰广泛流行,这与当时各国新兴的封建统治者推行耕战政策有关,但仍有传统的动物图腾纹样遗存,可见图腾信仰及对巫术神魔的信仰仍普遍存在。值得一提的还有于1986年夏季在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遗址中出土的一尊大型青铜立人像,高181.2厘米,通底座高260厘米,头戴华冠,粗眉大眼,身着饰有云龙纹的左衽长袍,双臂上举,夸张的双手握成环圈状,足腕佩带脚镯,赤足立于镂饰兽面纹的覆斗形方座上,神态威武肃穆,似为正在主持祭典的巫觋,或是政教合一的蜀王像。除了青铜的塑像外,现出土的先秦陶塑及玉石雕刻多有动物形象,富有神秘色彩。而在信阳、江陵等地出土的形式多样的彩漆木雕镇墓兽,则集各种动物特征于一身,格调诡谲,其艺术想象力之丰富似与当时的宗教信仰有关。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同样带有明显的宗教痕迹,从长沙楚墓先后出土的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看,都表现了向天国飞升的景象。这说明当时人们相信死后灵魂不灭,而腾龙舞凤的导引,驭舟形巨龙的表现说明人们对天国以及升天都有相近的概念。先秦时期的漆奁盖上也有御龙升仙的描绘,死后升天已成为人们普遍的信仰。此外,在有的内棺两旁还有方相氏率领神兽执戈驱疫的傩仪图。战国时的锦绣,也有各种形式的龙、凤、虎纹,还织出了优美对称的蟠龙、凤鸟、神兽等图腾动物图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1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先秦的实用理性
下一篇:先秦诸子散文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