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理性指的是一种用冷静的现实的态度来解说和看待事物,把一切都放在实用的理性的天平上加以衡量、处理的理性精神。先秦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处于剧烈变动状态中,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态势,诸子纷纷提出自己的济世学说,针砭时弊,寻求出路,这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理性没有闲暇走向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如古希腊那样,也没有沉入于对尘世解脱之道的追求中,如古印度,而是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这首先表现为伦理学的发达。无论儒家、墨家,还是道家,都极端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显现了对生命、生活、人生、感性世界的肯定和执着,它要求人为现实生活积极活动、努力,要求在这种活动中保持人际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氏族血缘为纽带的中国社会更需要突出社会伦理和人事实际,这使得中国早期哲学对伦理学的探讨压过了对知识论、宇宙论的研究,即使讲认识论也从属于伦理学,所强调的往往是人对伦理责任的自觉意识,且往往限于人世实践的经验层面。其次,先秦实用理性在思想方法上表现为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辩证法。《周易》、《老子》等着作表明了中国先秦辩证思想的成熟,但这种辩证思想不同于西方的思辨理性。它主要是处理人生而非精确概念的辩证法,它与世俗生活一直保持着具体内容的现实联系,具有极大的经验丰富性。正因为先秦辩证法与生活经验紧密相联,是生活、斗争经验性的概括,所以它一般缺乏严格的推理形式和抽象的理论探索(名墨两家例外,但终因非主流而后中绝),更欣赏和满足于模糊笼统的全局性的整体思维和直观把握。拒斥思辨理性并非等于反理性的泛滥,先秦实用理性较少空想地追求精神的“天国”,从幻想成仙到求神祷告都只是为了保持或追求现世的幸福与快乐。孔子对生死、鬼神存而不论的态度鲜明地表现了他对人世现实的关注,在孔子看来,鬼神和死亡之类的事情是与现世生活无关的,用不着在理论上去探求讨论这类抽象的话题; 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妥善地处理它们,使它们对现世人生没有妨碍。再次,先秦实用理性表现为各家历史意识的发达,即重视从长远的、系统的角度来客观地考察和估量事物,而不重视当前一时的得失胜负。诸子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这种历史意识,《易传》则将这种历史意识提升为贯古今、通天人的世界观,把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铸为一体,使历史观、认识论、伦理学和辩证法相合一,成为一种历史(经验)加情感(人际)的实用理性。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童年时期,是古代中国人的理性觉醒和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精神气质深刻地制约、影响乃至决定了以后中国人的思维和情感方式。实用理性精神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21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