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唯理论的真理观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94 评论:0

中国哲学史上知行观极为重要,无论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强调行的重要性压倒知。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思想主流中有伦理本位倾向,真与善的问题常相即不离,因此古代哲学家常把真理称为天理,而天理又更多地指社会伦理规范。另外,传统哲学还有复古倾向,认为古代圣人之论就代表着天理(真理)。这些都与西方不同,使得中国古代唯理论与经验论真理观均带有自己的特殊性。

唯理论是认识论的一种学说,同经验论相对,主张理性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和检验标准。在中国它是居主导地位的。春秋时,礼崩乐坏,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旧的礼乐名号与新的现实不再相符。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要求用古代先王制定的名号来规范不合礼义的行为,力图使已变化了的现实重新符合旧有名号。在名实关系上,这就是主张客观事物由语言概念所决定。在知识的获得上,孔子区分了四种人,第一种人是生而知之者,即一生下来就有天赋知识(真理)的圣人,第二种人是学习后获得知识者,第三种人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才去学习者,第四种人是即使有困难也不求学的人。肯定圣人生而知之,说明他主张天赋观念。不过,孔子也强调要多学,要笃行,主张学习和思考并重。战国时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主张。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不从学习获得而先天就有的知识或知识能力,即“良知良能”。这主要是从伦理道德上讲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善端,具体表现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的萌芽。仁的萌芽是恻隐之心,义的萌芽是羞恶之心,礼的萌芽是辞让之心,智的萌芽是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端之心不是由环境和教育产生的,而是每个人先天固有的。比如一个人见到小孩快要掉入井里去了,他就会一念未发自然而然地伸手援救,而不是因为与小孩父母有交情,或想获得声名才伸手加以援救,所以不忍看到小孩掉到井里去的恻隐之心是先天固有的。因此,孟子认为知识(主要是伦理知识)不须向外学习,而要返回自己内心去寻求,并把自己先天固有的善端之心加以扩充发挥。善端之心发挥到极致,便是认识了自己本性;认识了自己本性,也就是认识了天。孟子说尽心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就是这个意思。他区分了耳目感官和心之官,认为心之官是大体,耳目之官是小体,大体即理性,小体即感性。孟子说大体是主宰,小体是仆从,也就是感性要服从理性。因为感官本身就是一种物,容易被物所蒙蔽,所以必须接受理性的指导。孟子是唯理论较为典型的代表,他否定人的感性的一面,而极端强调理性作用,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正在于人有理性。不过,理性在孟子那儿就是心,心就是天,也就是仁义道德,因而强调理性主要是在道德上排斥物欲享受,而非指向认知世界。孔孟以后,汉代董仲舒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把伦理纲常上升为天道,永恒不变,开始神化道德观念。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道在人间的体现,这些规范所确定的名分不可移易,应以名分为标准来洞察社会现实和整顿现实。董仲舒的唯理论有神学目的论倾向,显得比较粗糙。

到宋代,唯理论思潮十分兴盛。张载区分了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认为见闻之知乃感官与外物相合才产生的,承认外物的客观存在。但他更强调德性之知,认为见闻之知完全是物与物(身体与物体)交互感应的产物,不是真知,而且无助于认识天道。真正的知识是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不萌于见闻,而是在内心做诚敬明觉的道德修养,达到体认天道时才能获得。认识天道的德性之知与天道融为一体,就是天人合一境界。张载不能正确处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片面地强调德性之知,滑向了泛道德主义唯理论,为程朱理学开了先河。二程就是从批评张载出发的,张载认为盈天地间皆是气,二程认为天地间只是一个理,即天理。他们也讲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认为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完全无关,只有德性之知才是对天理的认识,是真知。对天理的认识是每个人内心固有的,只须向自己内心探求便可,因为物我一理,只要尽了心中之理,也就是尽了万事万物之理。不过,二程之间也有区别,程颐讲要格物致知,程颢认为只须发明本心便可。朱熹和陆九渊分别发展了二者的学说。朱熹认为天下只一个理,此理先于万物而存在,万物产生便各自分有这一个理。人所分有的理便是性,便是人心。人心有灵明之知,万物莫不有理,因而人心应当不断地去格物,以认识万物分殊之理。这个功夫用得久了,积累良多,人心便会豁然贯通与天理同一。在强调格物致知这一点上,朱熹有经验论的倾向,但他更强调人心具有万理,格物虽多,也只是起唤醒的作用。陆九渊接过程颢的主张,认为人本身先天固有此心,固有此理,天下之人同此一心,此心同此一理,只须反身切己明此天理,而不必去烦琐地格无穷之物。

明代王阳明把陆九渊建立的心学发展得精致完整。他说心即理,心又是良知。良知是个是非之心,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良知又是天理的昭明灵觉处,其本质就是天理;良知更是造化的精灵,它的发用流行形成万事万物。王阳明改造了格物致知的含义,认为格物是“格除物欲”,致知是“致良知”,物欲一去则良知自明。王阳明的良知说是唯理论真理观比较极端的形式。

到了近代,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章太炎是西方意义上唯理论倾向的代表。他追随康德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认识主体具有若干先验知性范畴,如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等,章太炎称之为原型观念。由原型观念把零乱的感觉综合整理,才成为理性认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8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