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王实甫的《西厢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48 评论:0

王实甫是元杂剧的着名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和生平事迹都不详。他的创作活动大约在元成宗的元贞、大德年间,着有杂剧13种,其中《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被贾仲明誉为“天下夺魁”。

《西厢记》描写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爱情故事。故事来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元时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王实甫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加工,进一步突出并深化了这一故事所蕴含的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内容。作者充分肯定且热情讴歌了崔莺莺、张君瑞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大胆追求,鞭笞封建礼教的桎梏人性,并以“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真切呼喊,勇敢地向封建礼教公开宣战,表现出非凡的胆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西厢记》不仅思想意义深刻,艺术成就也卓越不群。这首先表现在它的篇制与结构上。元杂剧的艺术体制一般是一本四折,而王实甫不顾陈规,对此大胆突破,以五本二十一折的庞大篇幅来抒写“西厢”情事。这样恢弘的篇制在元人杂剧中绝无仅有。虽然篇制浩繁,但写来却不枝不蔓,条目清晰,结构严整,而且高潮迭现,波澜起伏,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剧情的能力。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也体现在善于以戏剧冲突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莺莺、张生、红娘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西厢记》中,戏剧冲突的构成有两个层次:一是张生、莺莺和老夫人之间的外在冲突; 二是崔、张、红之间的冲突及莺莺内心情感的矛盾。就前者来说,老夫人代表了封建正统观念和礼教对男女爱情的制约和束缚,而崔、张则是在与老夫人的冲突与争斗中表现出了自身的形象特征,如张生的痴情、志诚,莺莺的娇羞、懦弱。而就后者来说,作为相国之女的莺莺,要冲破礼教观念的束缚去追求爱情自由,确是需要一定的心理准备和勇气的。作者深入莺莺的内心世界,努力发掘,揭示她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既写出了她娇柔、懦弱的一面,也写出了她勇敢、任性的一面,使这一人物形象显得非常丰满。至于红娘的形象,也被塑造得十分成功,她同情莺莺、张生,仗义执言,有胆有识,敢做敢为,在全剧波澜迭起的情节发展中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拷红》一出戏尤为杰出,直至现在还在舞台上盛演不衰。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独特的语言风格上。中国古代戏曲素称“剧诗”,而《西厢记》正是“剧诗”风格的典范之作。《西厢记》的语言典雅、清新,富有诗歌的韵味。由于戏曲剧本中没有舞台布景,全靠作者运用曲白来描摹环境,烘托气氛,王实甫非常善于用诗化的语言烘托环境气氛,将读者带入特定的典型环境中去,并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主人公的心态意绪,《长亭送别》一折即堪称这方面的范例。

正因为《西厢记》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所以得到了后人极高的评价。有人认为《西厢记》是北曲冠冕,也并非溢美之辞。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