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婉约词宗匠李清照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5 评论:0

李清照,山东历城(今济南)人,自号易安居士。父亲李格非,“曾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丈夫赵明诚,醉心于研究金石,并爱收藏书画。由于家学渊深,李清照博雅文艺,诗、词、古文、骈文都写得很好,尤其以词着称,被人视为是婉约词的宗匠和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女作家。北宋未亡前,李清照的生活比较悠闲安定,其词大多描写少女的闺思情怀及与赵明诚短暂分离时的淡恨轻愁;宋室南渡后,她痛失家园和丈夫,历经流离颠沛,而其词也每每由自身遭遇伤及时事变迁,悲哀深沉。无论是前期词还是后期词,李清照都能从自身的生活感受出发,以女子特有的细腻去观察外在世界,体验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并常常用明白而家常的语言描摹出具体而生动的景象,传导出难以言表的情怀,清词丽句,时有新意,从而使她的许多词作具有“一读即懂,百读不厌”的艺术魅力,雅俗共赏。

李清照前期词名作佳句在所多有。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词写与赵明诚短暂分离时的“闲愁”,情思缠绵,笔致巧妙。末两句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愁之无处不在和无法消解,言词浅近而意蕴深长,真切自然之至,比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更胜一筹。又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写作者于春夏之交、季节变易之际对春光流逝的深切关注,词末对卷帘人的嗔怨诘难,语新意隽,含蕴着一缕淡淡的伤感,极有才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作者于“倍思亲”的重阳佳节写给离家在外的赵明诚的。前人评此词,称赞它“无一字不秀雅”,尤其推崇最后三句,并将末句与其《如梦令》中的末句相比并。其实,作为词人自身形象写照的“人比黄花瘦”,比“应是绿肥红瘦”,造语显得自然,绝去雕饰,情感显得真切,全从肺腑流出;而“莫道不销魂”的感叹,于文气作提顿,于情思见激荡,破空而来,为末句作导引衬托,更使“人比黄花瘦”倍添情采。

李清照小像 清 姜埙

北宋灭亡不久,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只身流落江浙,处境十分凄凉。因国破家亡,原本多愁善感的李清照更是愁思深重,如其在《武陵春》一词中所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最能体现她这种心境的是她的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的情调哀伤低沉,突出地体现了作者晚年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寂难捱的心境。词通过秋风、秋雨、落花等残秋的景物,反复渲染愁情,显示布满伤痛的心灵。从写作看,作者似是将眼前景、身边事信手拈来,以平易晓畅的语言随口道出,却内涵丰厚,感慨深沉,贯串着今昔生活的对比和身世变迁的印痕。尤其是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14个叠字,将心理神态与环境感受融合在一起抒写,声情并茂;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出奇制胜,前无古人,迄今为止,也可说是后无来者。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7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晚清“中体西用”观念
下一篇:婉约派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