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8 评论:0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美学观点。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曾记载: 山水画家毕宏有一次见到张璪作画,看他唯用秃毫笔,或以手摸绢素,感到十分惊异,就问他从哪儿学来的这个本领。张璪说: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非常叹赏,以至搁笔。张璪是唐代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之一,在当时享有盛名,他还着有谈画的书,叫《绘境》,可惜没有留传下来,他的理论就留下了这八个字,但这短短八字却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成为中国画论史和美学史上的名言。造化,本指生成万物的自然界,后指一切客观事物。外师造化就是说艺术家创作的蓝本应该是大自然,要求艺术家向自然学习,观察体会天地万物的真实境象,掌握其规律,从自然中汲取创作原料,使万物形象进入胸怀,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早在张璪之前,南朝姚最即曾提出“心师造化”的观点,心师造化也是指以造化为师,它正确阐明了艺术家与所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但它只强调了艺术创造过程中客体的重要意义,而没有涉及主体的重要意义。就艺术离不开客体而言,强调心师造化是正确的,但就艺术创作还离不开主体的作用而言,光说心师造化就不够全面。张璪这八字则克服了姚最观点的片面性,进一步提出“中得心源”,即在观察、体验外物的基础上,使外物的感性形象经过主体心灵的陶铸,对它进行重塑和改造,化为艺术的意象,得之于心,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这就是中得心源。这样创造出来的意象,就不再同于自然形态的物象,而是主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它既是对客体在更高层次上的表现,又表达了艺术家主体独特的审美感受,体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趣味等。画家笔下的山水,既是对自然山水的表现,又饱含着、渗透了他自己的情志和品格,因此它可能与自然状态的山水不同,甚至可能是自然界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象。例如雪和芭蕉是自然界中实有的事物,但不可能同时出现,然而唐代的王维却画了一幅雪中芭蕉图,以抒发他对佛理的独特体悟。在中国美学中,同强调神似更重于形似、强调道更重于技一样,对中得心源的强调也常常超过外师造化。外师造化固然是艺术创作活动的基本前提,但中得心源才是达到艺术的审美理想境界的必要条件。张璪的理论功绩就在于他把两方面结合为完整的思想,深化了对艺术创作规律的认识。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应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开来,两者的结合,才是正确的、完整的创作过程,是在审美理想的基础上象与意相契合而升华,从而产生审美意象的统一过程。光强调外师造化,会使艺术仅仅成为自然界的翻版,艺术家只等同于工匠般的描绘;光强调中得心源,艺术创造就成了无本之木,必然流于胡乱狂怪。这两者与中国美学的审美理想都是相违背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则正确概括了艺术构思中的根本因素,精练地揭示了艺术创作中主客体高度统一的关系,有利于艺术家更为本质、更为完美地反映客观世界,是中国艺术创作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7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屯田养民和拓土扬帆
下一篇:晚明小品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