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陶渊明的田园诗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3 评论:0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个分裂割据的乱世。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勋,但至陶渊明这一支时,家境已日渐衰败。陶渊明29岁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归隐。以后又陆续做过些镇军参军之类的小官。每次出仕,他接触到的都是污浊不堪的社会和腐败无聊的官吏,这使他越来越憎厌官场,终于,在他41岁那年,当了80多天彭泽县令后,他再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从此,无论其生活如何艰苦,他再也没有回到官场上去。

陶渊明现存诗120余首,大多以田园隐逸生活为题材。这些田园诗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宁静平和,充满了作者与田园和谐契合,物我无分的相得之乐; 另一类则反映了农村生活的愁苦和迷茫。第一类大多写于归隐初期,以《归园田居》五首为代表。在这组诗里,“误落尘网”的悔恨,摆脱樊笼,复归自然的喜悦,轻盈地跳动在作者的笔端。13年仕途生活中的陶渊明,就如“池鱼”、“羁鸟”失去了自由,而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的“旧林”、“故渊”,如今就在他的眼前,诗人因而欣喜万分。他满足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生活条件和闲来饮酒赋诗,赏菊东篱的生活内容,陶醉其中,怡然自得。作者诗中的田园景象,犹如一幅幅静穆恬美的图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而诗人归隐田园的欣喜之情,更是溢出纸面,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等等,这里已不仅仅在写田园生活,而是在歌咏自己的理想,赞美这块与东晋乱世相分离的“净土”。第二类田园诗则大多写于归隐几年之后。由于农田不断受灾,家中又遇大火,宁静被打破,生活每况愈下。丰收年景,尚能勉强对付;到灾年,甚至要乞食度日。“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这块被辛勤耕耘着的土地,提供给诗人的只有寒馁! 在另一首诗里,他把这种忍饥挨饿的感受描述得更为形象具体: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因为冷,因为饿,一到晚上,就想早早听到鸡叫,让漫漫长夜快快度过;而到了早晨,又希望太阳赶紧下山。这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并不是一般封建士大夫所能体会,更不是文人能轻易流诸笔端的,因而也就成了陶渊明田园诗中可贵的一部分。

在艺术上,陶渊明的田园诗被公认为自然平淡,醇厚有味,意境高远。如与稍后一些的山水诗专家谢灵运相比,陶诗铺排语少,典故用得少,渲染物色的形容词就更少。陶诗经常使用简淡质朴的“田家语”,写意式地描写出和自己感情相适应的田园风光。而且,他在对日常生活事物的叙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旷达的胸怀和情调,展示出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蕴含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所以,苏东坡评陶诗说:“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即讲他的田园诗平淡之中有华采,质朴之中有丰韵。人们称陶渊明为中国田园诗之鼻祖,因为是他第一个把田园景物和农村生活作为描写对象,在诗中进行艺术的体现,开了风气。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宋代诗人范成大等,于陶渊明均有所师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5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
下一篇:天命思想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