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9 评论:0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他在日本东京创刊出版的《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冯自由在香港《中国日报》广告栏中,把这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是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是孙中山继承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主义传统,吸取西方资产阶级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民族主义思想而形成的。孙中山之所以把民族主义列为革命政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矛头直接指向清政府,是因为推翻了投降媚外的清政府,也就打击了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西方列强,实际上是包含着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的。民权主义,也就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倡导民权主义的根据主要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和“民治”观念,也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民生主义,就是用“平均地权”的办法,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其具体作法是,现在土地仍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土地增加的价格,归国家所有,全民共享。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核心,是国家兴亡盛衰的根本;民族主义是前提条件,不取得民族独立,谈不上实行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必然发展趋势,不实行民生主义,不能达到国强民富的目的。

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它的正式提出,为武装起义和思想论战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以上所说的是“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首先,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的纲领,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主张,以“民族自决”作为处理国内各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在新民权主义中,孙中山进一步论证了封建专制主义灭亡和民权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批判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主张实行直接民主权; 在新民生主义中,孙中山明确提出了“节制资本”和“发展国家资本”的方针,认为这样既可以迅速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可以避免私人资本操纵国计民生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他还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把农民获得土地作为实现平均地权的关键。新三民主义又是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密不可分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前提,没有三大政策,就不会有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像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4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