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书画同源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9 评论:0

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观点。书法是抽象性的艺术,表现形态是汉字的书写;绘画是形象性的艺术,表现形态是物象的描绘,两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但中国美学认为它们尽管异流,然而却是同源的,这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从艺术发生的角度看,两者有着相同的起源。古人论书画起源问题,往往都是从伏羲氏画八卦开始的,认为伏羲氏在观察天象、地文、动物的踪迹和山河大地的形态后,创造出八卦,这就是最早的绘画。而文字也是起源于八卦,是由仓颉造出的,因此古人认为书法和绘画本就是同体的。在我们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当然不确,文字和绘画都是在上古人类的实践活动中逐渐产生的,但尽管两者并不同体,却的确同源,这个源不在于八卦,而在于形象。绘画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事物形象之接触与观察并进而模摹其形状。起初是摹绘自然事物,如日、月、山等,然后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如鱼、火、弓箭等,再发展到抽象的事物或活动,如古代岩画中的战争或狩猎场面,陶盆上的舞蹈图画等。书法是对文字的美的书写,而中国的文字属于象形文字的一种,通过象形、指事、会意等“六书”方法形成了文字体系,最古老的图画往往就是最早的文字。古人想要写个“日”字,就画一个太阳的形象,想写“水”字,就画一条流动的河水。而要体现一些抽象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象形的组合来表达,因此最初写字就是画画。后来中国的文字渐趋于形声化,但汉字的构成是建立在象形的基础之上的,对意义的表达和领会离不开形,这在古文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书法和绘画一样都是起源于形象的摹绘,只不过在它们后来的发展历程中,书法由于文字越来越成为一种指意的符号,因而侧重于以抽象概括的方式表现所指的形式结构,而绘画则侧重于以形象描绘的方式去直接展现对象。不仅如此,中国文字在隶书产生之后,抽象性大大加强,但人们在观赏书法艺术时,却往往用一些非常形象性的比喻来表达其审美感受,如评论草书像螳螂抱枝,像飞腾之蛇钻入洞穴;说韦诞的书法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说王羲之的书法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抽象性的艺术引发的却是形象性的美感,这固然反映了民族思维形式和艺术评论方式的特点,却也可看作是对书法与绘画具有相同起源的一种回应和遗留的影响。第二,书法和绘画的表现媒介相同,尤其在运用媒介的方法上相通。书画所使用的基本媒介都是纸、笔、墨,都以形式造型诉诸视觉。书法的基本形式是用毛笔所写出来的线条,而这也同样是绘画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其中笔法方面的相通是书画同源论的一个较为典型的表现。张彦远指出,汉代有一笔连通、气脉不断的草书用笔法,而绘画中也有一笔画;南朝张僧繇作画,用笔仿照魏晋书家卫夫人的《笔阵图》,他用这些例子说明书画用笔是同法的。宋代画家郭熙也认为绘画用笔可以向书法用笔学习,故书法好的人往往画也很不错,就是由于两者在转腕运笔上的相同。元代赵孟頫明确提出“须知书画本来同”,指出画石要像书法中的飞白书,画树木要像书法中的籀书,并引述柯九思的话,说画竹木时要用篆书法,画竹枝要用草书之法,画竹叶要用隶书之法或颜真卿的撇笔法。现代画家黄宾虹也说自己画树枝时,常用小篆之法为之。不仅在创作方面,在欣赏方面也同样强调书画之相同,元代汤垕评韦偃所画之马笔力劲健,如颜真卿的书法;明徐渭说陈淳的写意花卉有草书飞动之势。所以清董棨说书法练好了再来学画,不过是变换一种体裁,笔法则是不变的。清代金农和近代吴昌硕都是晚年学画,但由于有书法功底,绘画成就便很快。可见这种笔法的相通在本质上是因为表现媒介的基本相同,这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三,书法和绘画有着相同的审美理想,都强调艺术与个体人格的不可分的联系。汉代扬雄说“书为心画”,即谓书法艺术是主体心灵的呈现,后人在评论书法作品时往往强调这个观点,如说颜真卿的书法与其人格一样,正气磅礴,凛然不可犯;赵孟頫以宋朝宗室的身分屈身仕元,人格不可取,便说他的字也有媚俗之态。这都是从主体人格的角度来评论艺术,看法不一定全面,但却反映了中国美学的特点。而宋代的米友仁、郭若虚,清代张庚等人都指出书法艺术是“心画”,绘画艺术也是“心画”,两者都同人品的高下密切相关,这实际上成为贯彻古代文人画创作与欣赏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原则。中国美学高度强调书品、画品与人品的统一性,强调形与意的统一,强调气韵、意境。书法不能仅仅是写字,绘画也不能仅仅是描摹物象,而必须将主体的意即其思想、情态、趣味都渗透在作品中,这样才能使作品成为艺术,使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元代名画家倪瓒有“捡韵萧萧人品系,篆籀浑浑书法俱”的论画诗句,前一句讲绘画与人品有关系,后一句讲绘画与书法相通,这可以说是对“书画同源”观点所举的典型例子了。

书画同源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观念之一,它体现了古代美学在不同艺术种类中找寻其共通特性的倾向,对艺术创造与审美鉴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2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