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少数民族绘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5 评论:0

少数民族的绘画源远流长,一直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岩画创作,随着历史的进展,更是异彩纷呈,体现了各民族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精神风貌,成为我国绘画史中独具魅力的篇章。

在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白族的绘画无论在构图、素描、用线、造型、着色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其中以《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大理国梵像卷》为代表。《南诏中兴国史画卷》亦称《南诏图传》,出自张顺、王奉宗之手,为长轴卷。画卷为纸本彩绘,长达5.75米,绘有人物94个。画面主要表现白族地区密教神话观音幻化、白子国首领张乐尽求禅让,以及西洱河神金鱼金螺等三个故事,以宣扬南诏立国之王细奴罗之得国是佛意、神意、天意。《大理国梵像卷》长达16.37米,绘有人物774个。全画是素笺本,彩色描金,用笔细致,形象生动,称“南天瑰宝”。其内容也大致可以分作三段。其一为段智兴国王身着蟒袍,头戴龙冠,左右立王妃、侍女及王子等众像;其二绘佛菩萨、天龙八部等众像;其三绘16大国王众像。这两幅画绘有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木、建筑、器具等等,包罗万象,丰富异常,且气势之宏,数量之多,都是极为罕见的。在艺术上,描绘精细,技法娴熟,显示了很高的水平。同时,这两幅画还为研究南诏、大理国时期祖国西南边陲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藏族绘画色彩艳丽,其主要成就体现在寺院壁画和唐卡两个方面。寺院壁画强调画面的装饰效果,追求华丽富贵、金碧辉煌的风格,构成了寺院艺术所独具的特色。完成于清代的布达拉宫壁画集中了当时全藏66位一流的画工,历时十余年而成,不仅有表现宗教内容的巨作,也有以风俗画形式表现世俗生活的作品,精彩纷呈,为壁画艺术之珍品。唐卡是一种便于悬挂,利于弘扬佛教的宣传品,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在布或纸上绘制的,其他还有刺绣唐卡、贴花唐卡等等,各具特色。唐卡艺术既受来自尼泊尔的“西天梵像”技法的影响,也汲取了汉族绘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唐卡制作时讲究场地,并要择吉日作画,在规定的日子给佛像或菩萨像绘线上色。画师创作时口诵经文,并有弟子侍候左右。因唐卡作供奉用,所以一般均无作者的署名或题记。单幅唐卡所描绘的主要是藏传佛教中的佛像、菩萨、护法神等。这些作品宗教特征很强,规范而严谨。另一类多幅唐卡主要以圣者传奇、佛陀本生、神话故事为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则更为生动。

唐卡·降魔变

契丹的绘画极富民族特色,在辽代产生了一位大画家耶律信(李赞华),其作品在宋朝就很出名,宋徽宗秘府就收藏其作品15幅。耶律信多画狩猎射骑,画风古朴,但用笔工细,敷色艳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契丹族的墓室壁画也极为珍贵。如辽圣宗的永庆陵,墓室圆锥形,砖砌,有圹道,羡道、前室、中室、后室、副室等,全长50米左右。在涂了漆的壁面和天顶上,满是彩绘壁画。内容主要为四季山水和人物肖像两大类。四季山水构图饱满,画面生动,笔法和色彩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很好地体现出北方草原民族的画风。

畲族的《祖图》出自民间画工之手,色彩鲜明,人物生动,装饰味浓厚,描绘的是畲族起源发展的动人传说。画面多采用大红大绿等重色,繁简得宜,概括恰当。

此外,回鹘、党项等民族的石窟壁画等,也是我国绘画宝库中的珍品。满族与蒙古族等在中原建立过政权,其绘画艺术之精华已融入中原文化之中,将在相应的条目中介绍。其他民族无不有其独具的绘画成就,而难于一一列举。

值得指出的是,艺术创作往往是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这不仅体现在画风、技法等的相互渗透与影响上,有时也直接表现为多民族的共同创作。比如敦煌石窟便可视为多民族艺术珍品的博览会,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作品争奇斗妍。正是因为各民族人民对艺术的追求,才铸就了我国绘画艺术的辉煌。

《祖图》 (局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0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