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上古神话与《山海经》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81 评论:0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过自己的远古神话,神话的诞生是人类在原始时期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上古时代,人类尚处于孩提时期,思维能力与认识水平极其低下,面对变化无穷、神秘莫测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现象,他们百般困惑而不得其解,而不断活跃起来的探索欲与好奇心,又诱使他们去思考并回答有关天地的由来、人类的起源等重大问题。于是,他们便依靠业已发展成熟的想象这一心理能力去编织故事,以幻想的方式去寻求答案。上古神话就这样产生了。马克思曾说: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又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精辟地指明了神话的起因及其意识形态属性。

《山海经》书影

我国的上古神话十分丰富,它们是原始先民的集体创作,经过漫长的口头流传,其中的一部分才被用文字记录下来,散见于先秦典籍中。其中着名的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等等。这些神话故事塑造了先民心目中的神话英雄,表达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比如,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和始祖神。东汉许慎的《说文》中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上古先民认为女娲有两个巨大的功绩:一是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见《淮南子》);二是造人,“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横泥中,举以为人”(见《风俗通义》)。关于女娲的神话,表达了上古先民对具有伟大创造力的神的崇拜,也反映出他们对天地开辟、人类起源的幻想式的解释。

先秦典籍中,保存上古神话资料最多的是《山海经》,全书18卷,分《山经》5卷和《海经》13卷,共3万余字。传说此书作者是夏禹、伯益,但据今人考证为无名氏作品,且非一人一时之作。《山海经》成书历时漫长,约在战国至汉初。古本《山海经》附有插图,所以又称《山海图》。晋代时,郭璞曾为之作注,并写了《山海经图赞》二卷。

《山海经》记述了将近100个神话故事,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解释自然现象的神话,如“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大荒南经》),“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大荒西经》),说明了太阳、月亮的起源; 二是反映与自然斗争的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洪水》等,这类神话大都歌颂了和大自然作斗争的英雄; 三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神话,其中最突出的是反映部落间战争的神话。如《黄帝擒蚩尤》的故事,是我国古代氏族部落间相互斗争的形象写照。这场战争人间天上,呼风唤雨,写得惊心动魄,富有想象力。

《山海经》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这是由于书中保存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对古代小说的兴起和发展意义重大。首先,上古神话为小说的孕育与产生作了最初准备。神话故事出自于初民的幻想与虚构,有简单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这同小说很相似。尽管后世小说的虚构出于自觉,小说的人物、故事也相对复杂,但从两者的共同点,正可看出小说的产生受到神话的启示。比如六朝志怪小说中西王母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山海经》,但叙述简略,只知她是西方的神,半人半兽,主管瘟疫和刑罚(见《山海经》)。在汲冢出土的《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成了西方部落的酋长,她与周穆王互赠礼品,在瑶池的宴会上与周穆王对歌述志,显然比神话中的西王母更富于人情味了。到了六朝志怪小说中,西王母进一步蜕化为人的形象,而毫无神的意味了。可见古代初期小说中的部分人物故事,是从神话中演绎而来的,与上古神话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神话传说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魏晋间的志怪小说、一部分唐宋传奇、明清小说中的《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尽管各有自己产生的社会基础,各有自己的主题思想,然而其中的人物故事却都含有现实生活所没有或根本不能实现的离奇幻想,显然是继承了神话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手法。第三,神话传说中的一些题材和故事,常常为后世小说所吸收。如晋人干宝《搜神记》中,可以见到不少上古神话中的人物: 神农、黄帝、西王母、盘瓠、炎帝等。也有一些故事是利用神话略加改动,卷十四记: “舌埵山帝之女死,化为怪草,其叶郁茂,其华黄色,其实如菟丝。故服怪草者,恒娟于人焉。”这段小说的故事梗概,就见之于《山海经·中山经》。唐人传奇《古岳渎经》中淮河水怪青猕猴的故事,是由《山海经》中禹锁淮河水怪无支祁的神话敷衍而成。清代小说《镜花缘》中的某些素材,也取自于《山海经·海外经》。

总之,上古神话是古代小说的萌芽,从《山海经》到《穆天子传》、《搜神记》,乃至明清神怪小说,其发展脉络约略在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10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三教合一
下一篇:上官体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