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入世和遁世思想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9 评论:0

人类代代繁衍,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却并不以同样的幅度增加,于是渐渐不能各取所需,而需要安排。安排势必不能满足全体人的意愿,于是产生纷争的同时有了政治权力,有了规范。既生活于社会之中,生活于种种规范之下,必定有对它们的评价。长久以来逐渐形成了社会是治还是乱的标准,这种标准又是相对稳定的,比如天下大治(治人者和治于人者都合意)的理想就很明了:社会无忧,百姓富足,人和人相处和谐。但现实总是不尽人意的时候居多,对于不理想的现实,一类人主张投入其中,有所作为,另一类人主张隐而不现,这就是所谓的入世和遁世。

入世思想以儒家为代表。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认为人才是最伟大的,人应该像天地一样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儒家对人的社会性进行了阐发,指出人存在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言行处处关系到、影响到群体。人对父母应该孝顺,对朋友应该言而有信,对君王要忠诚,正是这些义务和责任才使人得以实现人的价值。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只有现实世界,才是可知的,有意义的。这种自觉的要有为于现世的观念引发出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因为人人可以成为尧舜,人人就对国家的兴亡治乱有了责任。越是乱世,越应该知难而上,不屈不挠,这样才显示出仁人志士的本色。如果说入世者力图接近统治者,并直接通过言行来影响国家的治理,那么遁世者则力图与当政的人保持一定距离。遁世思想以道家为代表,基于“法自然”的理念,道家认为一切礼、刑,甚至给牛穿鼻绳都是违背自然、违背道的,人的行为应当效法天道,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不同于儒家的群体原则的价值观,道家重视人的个性张扬,强调通过个人修养达到道德境界; 同时认为,为了保持高洁的品质,独立的人格,必须远离污浊的政治斗争。虽然道家思想在中国不是正统,但独善其身的传统对后世知识分子影响极为深远。

人物故事图·子路问津 明 仇英

  此图取材于历史故事子路问津。长沮、桀溺劝前来问渡口的子路,不要跟随积极入世的孔子,而像他们一样避世隐居。(事见《论语·微子》)

在历史上,入世和遁世思想彼此消长沉浮,刚健有为,注重人的社会义务与清静无为,注重人的个性品格,两者是彼此相融,互为补充的。身体力行的入世者孔子虽然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但他却敬佩蘧伯玉这样的高士在乱世中能够独善其身; 同样,道家也并非真的无为,只是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为”。战国许多布衣以议论国事来影响政治,史籍中也不乏如黄石公授书张良,指点后者辅佐刘邦成大业的记载。道家就是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间接地有为。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入世在朝、遁世在野两种现象长期共存。科举取士赋予中国官僚机构以相当大的流动性,不再是只有出身贵族或有钱家的人才能做官,穷苦的读书人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从而学以致用,施展抱负。但取士的偶然性和独断性会使许多人欲入仕而不能,自愿或被迫做隐士,为官的不被重用或遭到排挤也会辞官隐居,而隐者有时会被举贤做官。人才任用的流动性客观上模糊了入世和遁世的界限,为读书人提供了两种选择: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天下安定,入世的人多些;相反,礼道崩溃的时代,遁世的人就多些。入世和遁世思想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而平衡打破则往往预示着新秩序的重建。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09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