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屈原与楚辞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98 评论:0

继《诗经》之后,我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块里程碑是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出现于楚国的一种新兴文体,是由楚国诗人屈原在当地民歌的基础上改造、提高而奠定体制的。屈原名平,字原,是楚武王之子瑕的后裔。屈原年轻时就担任要职。当时正值战国后期,七雄并峙,争斗纷乱,屈原满怀热望,想辅佐怀王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然而怀王昏聩不明,疏远屈原,继又听信小人的谗言,将屈原放逐。怀王之子继位后(顷襄王),又再次将屈原放逐。屈原有心报国,却一再遭到排挤和打击,心中十分痛苦。在此期间,楚国国势江河日下,日趋衰落。面对国家败亡,理想破灭,屈原痛心疾首而又无法回天,62岁时,满怀悲愤,自沉于汨罗江中。

在长期的流放生涯中,屈原眼看楚国政治昏暗不明,人民惨遭苦难不幸,而自己又身处逆境,有志难伸,无法抑制胸中的悲愤,于是发而为诗,倾诉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指责小人的奸佞和楚王的昏聩,表达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格的坚持,留下了许多辉煌的篇章。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屈原的作品有25篇,但未列具体篇目;王逸《楚辞章句》列为: 《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 9篇,《远游》1篇,《卜居》1篇,《渔父》1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伟大诗篇。全诗很长,有370余句,近2500字。一般认为,《离骚》写在屈原被怀王放逐后不久。作者从自己的身世说起,历历数说了自己怎样修身养性,磨炼才能,准备为国效力却横遭谗害的经历,抒发了自己想报效祖国却又无路可达,想远走高飞又于心不忍,想一死了之而又心有不甘的思想痛苦,情调虽然沉郁悲愤,但却浸透着诗人的爱国热忱和高洁情操,读来十分感人,是我国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

《天问》是篇非常奇特的作品,作者采用《诗经》的四言句式,对天发问,提了170多个问题,内容包括天体构造、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人生观念、历史传统等诸多方面,显示了他对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心,也显示出他沉潜多思、思想活跃、想象丰富的个性。

《九歌》本是楚地的传统歌曲名称。王逸说,楚国民间“信神而好祠(祀)”,《九歌》这种歌曲大概就是楚人的祭祀乐曲。屈原借取旧题,写了11首诗,以适应民间祭祀的需要。其中《东皇太一》是迎神曲,《礼魂》是送神曲,内容是铺叙祭祀时的礼仪过程。其他九篇各有所主: 《湘君》、《湘夫人》、《河伯》是祭水神,《山鬼》是祭山神,《少司命》、《大司命》祭星神,《东君》祭太阳神,《云中君》祭云神,《国殇》则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九歌》的风格与屈原其他作品相比略有不同,但在爱以香草美人作喻、富有神话色彩及遣辞造句方面,依然不变。

《九章》九篇,不是作于一时一地,内容比较复杂,但大多是写失意后的苦闷,情调与《离骚》若相仿佛。其中《哀郢》、《橘颂》、《涉江》等篇比较出色。

拿屈原的作品与《诗经》比较,可以发现楚辞在形式上或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郁的地方色彩。所谓“书楚语”,是指楚辞多用方言,如多用语气词“兮”、“些”,发语词“羌”、“蹇”等;所谓“作楚声”,则是指一些字的读音或吟诵时的声调有其地方特色,如“降”字读“轰”音等;所谓“纪楚地、名楚物”,则是指楚辞中多有当地地名及当地物名。凡此种种,都呈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

二是句式增长,篇制扩展。《诗经》基本上是四言句,且篇幅一般较短,而楚辞的句式增长了。如《九歌》是以五言为主的长短句,《离骚》、《九章》、《渔父》则基本上是六言句加“兮”字。楚辞不仅句式变化多,而且篇章也放大了,乃至有《离骚》这样的鸿篇巨制。

三是艺术表现上的浪漫主义特色。《诗经》文字较为朴素,结构也比较单一,笔调基本上以写实为主。楚辞则辞藻华丽绚烂,结构上也一改《诗经》的复沓重叠,或穷尽延伸,或跳跃变化,而其想象的丰富多彩,神话传说的采撷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又与《诗经》的写实笔调相异而呈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如果说,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是由《诗经》开启的,那么,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则是由屈原的楚辞伊始的。南朝沈约在论述后代诗歌与早先诗歌的渊源关系时,曾说“莫不同祖风骚”,确为中肯之论。

屈原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莫大关注。屈原之后,许多文人模仿这种形式写作,比较着名的有宋玉、唐勒、景差、淮南小山等人。汉末的刘向将屈原及其仿效者的作品编为一集,题名为《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了一本诗歌总集的名称。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0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