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迁想妙得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52 评论:0

迁想妙得是东晋名画家顾恺之提出的美学观点之 一。他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绘画以人物画为最难,其次是山水景物,再其次是狗、马等动物牲畜,而楼台亭榭这类建筑物,都是有一定形器的东西,反而最容易画好,因为其不需要“迁想妙得”。这种对于绘画对象难易程度的比较可以有讨论的余地,但其提出的“迁想妙得”却成为艺术活动中的一条普遍规律。

所谓迁想是指超越现实中可见形象之外的一种想象活动,而妙得是指对超于象外的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即通过艺术家的努力,而达到的主体艺术想象与客观具体形象契合交融的神妙境界。迁想是妙得的前提,通过迁想才能达到妙得,妙得是迁想的效果和收获。这实际上与顾恺之的另一美学观点“以形写神”是密切关联的。人物画之所以最难,就是因为人与纯客观的亭台楼阁不同,亭台楼阁只需讲究位置向背,而人除了有外在的形貌特征外,还有一种内在的精神、性格、气质,即所谓神。艺术家的任务不仅在于表现其外在特征,更重要的是传神,而神本身又是非常微妙难言的,它既存在于现实可见形象之中,更存在于眼前实体之外,只有不为可见形象所拘束,通过艺术想象,求之于象外,才能捕捉得到,这就是迁想妙得的含义。关于其内涵和意蕴,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认识。第一,迁想妙得强调了艺术家主体的艺术想象对艺术创造活动的重要性,强调主体在创作中积极介入审美对象,并与对象融为一体。中国绘画与西方不同,西方画家一般看重写生,注重对客观对象的理性分析,往往立足于一个固定的角度来观察和描绘其视野中的对象。而中国画家更注重与所描绘对象的融合为一,往往在对景观察时,以心灵去感悟,深入地体会、揣摩,再凭想象作画。艺术想象是主体的想象,这种想象中融入了艺术家主体的气质和情思,能抓住对象的总体气势和内在特征,也即是神。画家与描绘对象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艺术想象来加以沟通,在艺术想象的过程中,去粗取精,舍芜存真,使对象之神更加突出、鲜明。例如顾恺之并没到过四川云台山,却能根据记载传闻和自己游历名山的体验,作出一幅云台山图,其中迁想妙得这种艺术想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名艺术家创造力的大小与其迁想妙得能力的高低、艺术想象力的丰富与否是极有关联的。第二,迁想妙得是一种艺术想象与艺术创造的过程,它以现实客体为基础,但又不拘泥于现实中的某一具体对象,有着自由性的特点。如东晋时佛教画像非常盛行,而佛的形象谁也没见过,只能是以现实中的人物为基础,充分发挥画家的艺术想象力来加以创作。因此这种想象就不能是局限于现实对象的,而必须是一种超出对象规定的想象,想象如果失去了自由性和超越性,就不是艺术想象了。当然,迁想并不是空想、幻想,而是艺术家在观察生活、观察对象的基础上的合理想象,是存在着现实依据的。第三,迁想妙得所得的是超于象外的微妙之神,艺术想象的最终目的也即是对想象中的形象所表现出的直观的神的领悟,艺术想象不同于一般想象的区别也就在于此。很多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进入一种近乎颠狂的状态,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艺术想象的直观感悟能力,以体会、求取那超乎象外的微妙之神。实际上,迁想妙得并不仅仅存在于绘画这一形象艺术领域,也同样存在于文学等其他艺术之中,西晋陆机《文赋》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说明了艺术想象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没有想象的翅膀,只是机械地描摹现实,这样的作品只能是呆板乏味而了无生气的,体现不出主体的创造性能力,也失却了其审美价值。此外,尽管迁想妙得所指称的主要是艺术创作过程,但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它又何尝不是领悟艺术家心灵和作品之精神的重要方式呢?艺术家既以迁想而妙得,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则欣赏者也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能真正理解作品,达到和艺术创造者在心灵上的交流、融合。迁想妙得体现了艺术思维过程中精神内容和具体物象的完美统一,体现了重视传神、重视表现生动意态和要求艺术家深入观照,充分发挥创造性的艺术想象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07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气韵
下一篇:秦汉的方士和方术思想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