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欧阳修与北宋散文的发展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4 评论:0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文坛上的宗主,这种领袖地位是由他的政治地位、人格修养、文学理论和创作成就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在政治上,欧阳修早年追随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敢于放言直谏。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封开国公。欧阳修利用这样的政治地位,大刀阔斧地改革文风,对宋朝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就在欧阳修任礼部贡举时,社会上流行的仍是强调音韵辞藻的“四六”时文(骈文)和艰涩怪僻的“太学体”古文。欧阳修不顾社会压力,将文风平实却不为人知的学士如刚出四川的苏轼、苏辙拔在高等。于是,不仅“场屋之习,从是遂变”,整个社会的文风在五六年间也逐渐转变,诗文革新运动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欧阳修能成为文坛领袖,与他本人的处世人格亦有很大关系。欧阳修一生刚直行事,虽屡遭诬陷贬谪,却终生不改其操。他还爱惜人才,荐举后进不带私心。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都得到过他的提携和擢拔,这些人在欧阳修之后都成为北宋着名的古文大家,在文坛上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对他的人格力量,苏轼曾评说: “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

在理论上,欧阳修的文学主张,也成了当时诗文革新运动的指导方针。首先,欧阳修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韩愈的主张,强调“道”的决定性作用。然而,他比韩愈看得更深一层,注意到“文”的独立价值,赞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说法。另外,欧阳修也把“道”更推进一层,就是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即所谓人品与文品的关系。“道”、“文”兼重,不仅仅有益于廓清西昆派流习,与后来宋代理学家们重道轻文也自是界限分明。其次,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欧阳修主张文学应关心“百事”,主张“发声通下情”,主张用文学来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基于对文学与现实关系的认识,欧阳修在司马迁“发愤着书”说和韩愈“不平则鸣”说之后,又提出了“穷而后工”的理论。他认为作家的忧思感情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道路上经过坎坷磨砺,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再次,对于散文风格,欧阳修反对“怪奇”,提倡“平易自然”、“简而有法”的文风,扬弃了中唐古文运动中谲诡险僻,争奇斗怪的一面,继承发扬了韩文中“文从字顺”的一面,从而建立了有宋一代流畅婉转,平易自然的稳定风格。

《秋声赋》意图 清 华喦

  此图以笔墨渲染欧阳修散文名篇《秋声赋》的意境。

欧阳修还以自己杰出的散文成就影响着宋代文坛。他的散文数量非常可观,约有2000余篇。确实是“文备众体”,“各极其工”。他的议论文,包括政论、史论、文论,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持论平实,逻辑严密,婉曲多姿。如《朋党论》紧扣“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根本不同,广征博引,层层剖析,得出应“退小人之伪朋,进君子之真朋”的结论。最能体现欧阳修文学技巧与艺术成就的是他的一些记事兼抒情的散文。这些文章中,作者很少单纯记事,往往重在抒情和议论,并寓入了较多的理趣,情、景、理密洽融为一片。《醉翁亭记》描写滁州的山水景色,重点却着意表达作者本人的情趣和襟怀。全文萦回曲折,连绵不断,文中连用了21个“也”字,较好地传递出作者内心淡淡的失意和惆怅之情,成为今古奇文。《丰乐亭记》写滁州的僻静可爱,记叙丰乐亭的建筑与命名。然主旨却重在告诫人们珍惜和平安乐的生活,不要忘记太祖功德。全文俯仰今昔,曲折开合,层层推出主题,极尽变化之妙。《真州车园记》也是在记叙中引发议论,在议论中褒贬人物。在欧阳修散文中各种墓志铭、祭文也占有不小比重,这当中,难免有敷衍之作,但也不乏质朴严谨、情文并茂之作。《泷冈阡表》是欧阳修为其父母撰写的墓表,享有“千古至文”的美称。其他如《祭尹师鲁文》、《祭石曼卿文》等等,自然得体,别具特色。欧阳修还有一些用骈体写成的抒情小赋,既保持骈体固有特质和情韵,又吸收了散文笔法,开创了宋代的文赋一路,如《秋声赋》、《鸣蝉赋》等等,既有声律清亮、色彩鲜明的特点,又有散体句法、连贯流动的特色。

由于欧阳修的倡导,宋代士子“翕然师尊之”,再加上后学苏轼、曾巩、王安石等的共同努力,终于建立了有宋一代平易自然、纡徐委备的散文风格,影响所及,直至明代唐宋派和清代桐城派。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05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