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礼崩乐坏的“春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8 评论:0

西周时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宗法制和等级制的有力保障,是体现奴隶制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随着奴隶制的逐渐瓦解,原先用以维护奴隶制等级隶属关系的“礼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产生了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

春秋后期,诸侯用天子的礼仪,卿大夫用诸侯的礼仪,“犯上作乱”和“僭越”行为层出不穷,表明社会正处在变革之中。以鲁国为例,鲁国本是周公后代分封之邦,曾顽固地保持国粹,当时人们皆以为“周礼尽在鲁矣”。但就在这里,鲁季氏“八佾舞于庭”。按周礼规定,八人为一佾,八佾六十四人,为天子所行之礼,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可他却僭用了天子之礼。因此,孔子愤然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季氏还曾“旅于泰山”,旅,即祭山。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祭“名山大川”,现在连大夫也祭山了,显然也是僭礼行为。礼崩乐坏的情况从春秋墓葬中也可看到。在辉县发掘的三座春秋墓中,墓主人身为卿大夫,却用了天子九鼎的陪葬形式。

在“礼制”遭破坏的同时,一些国家逐渐开始采用“法制”,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成文法。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铸刑鼎”。这是新兴地主阶级向旧奴隶主贵族斗争的手段,是新兴势力夺权和巩固政权的法宝。从没有法到成文法的公布是一个巨大进步,它使过去那种“临事制刑,不豫设法”的滥施刑罚行为有了某种限制。这既是社会的进步,也反映了人的地位的提高。

春秋作为奴隶制的最后时刻,出现“礼崩乐坏”局面是不足为奇的。所谓“礼崩乐坏”,正预示着一场社会大变革即将到来,这是社会变革的前夜,是对旧的统治秩序的无情否定。随着新的制度对旧制度的冲击,一部分旧贵族和守旧派便主张“克己复礼”,说“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奴隶制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它终将为新制度所代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3000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