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开科取士和文官体制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0 评论:0

科举和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曾被后世人所诟病,说它散发着腐朽的封建气味。然而,在它创设之初,科举制却有着进步意义。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科举遂由此肇始。至隋炀帝时,创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奠定。这种按科目考试选拔官吏的新举措,是对以往门阀大族把持政权局面的重大变革,体现出积极、进步的历史意义。隋朝之前的官吏选拔制度,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沿袭的九品中正制。它几经蜕变,逐渐成为门阀士族操纵用人权、独占政权的工具,他们可“坐至公卿”,世世代代拥有政治特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政治格局。到南北朝后期,这一格局由于门阀士族的日益腐朽而出现转机,西魏时已经“罢门资之制”,北周也“选无清浊”,说明当时选拔任用官吏开始注重能力而不全凭门第。及至隋朝一统中国,隋文帝、隋炀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而代之以科举制,完成了官吏选拔制度的重大改革,不讲究门阀,而奖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作为一种新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隋朝虽有创立之功,但并不经常进行考试,各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也尚未形成固定制度。直到唐朝,科举制度才日臻完善。从唐太宗起,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限制士族门阀的权势,除了重新修订《氏族志》,将五品以上官员皆列入士族外,更积极的做法就是推行科举制度。科目比隋朝增加,除秀才、进士、明经以外,还设置武举、明法、明算、明书、开元礼、道举、三史等科。考生的来源有二,一是国子监所属各学馆的生徒,另一为地方推荐的学生。最初科举考试由吏部的考功员外郎主持,后因该官职位较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主考权也由吏部划归礼部。

十八学士图(之一) 宋 刘松年

唐太宗以杜如晦等人为十八学士,钻研儒学经典,以作为治国之本。

唐朝的科举有12科,其中主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特别是进士科。进士及第者,上者可登台阁,下者任职郡县,俸禄足以资身奉家。考试内容,唐初进士科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二者全优为甲第,如果时务策答好四题,帖经答对十分之四以上者为乙第。以后除考时务策和帖经外,又加考诗赋各一篇,并渐成重点,直至唐末。明经科主要考“九经”。唐朝分“九经”为三大类,《书》、《春秋左传》和《礼记》为大经,《诗》、《周礼》和《仪礼》为中经,《易》、《公羊传》、《榖梁传》是小经。考试的方式有三种,一帖经,二口试经义十条,三笔试时务策三道。经问大义通七条,时务策通两条者及第。此外,凡考明经科,都要加试《孝经》和《论语》。在武则天当朝时还创立了武举科,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

科举考试的时间是每年二月,地点在京城长安,有时也在洛阳举行。除战争或荒年暂停外,唐朝的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唐朝的289年内,共录取进士约6000多人,明经及第者超过1万人。作为对九品正中制注重血缘阀阅的一种反动,科举制以一种新型选官制度与封建文官制度相交融。隋朝时短而战祸频仍,融合的作用不明显,进入盛唐,科举的重要作用日渐显现。实行科举制,审查录取人才的权力掌握在礼部,任用官员的权力由吏部执掌,这就打破了地方中正一类士族门阀对仕宦的垄断;同时,科举及第者还必须经过“省试”(吏部考试),合格后才能当官。吏部考试的内容是“身、言、书、判”。所谓“身”,就是考察人的相貌及健康状况,“言”即举止谈吐,“书”指书法,“判”是考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被任用的进士、明经及第者中,进士的提升很快,升高官者也多。如唐德宗以后的各代宰相,多为进士出身; 相反,明经及第者升迁较慢,出任高官者也少。这反映了唐朝重进士、轻明经的事实,此风一直流播到以后各朝代,反映了科举与选拔任用官吏的密切关系。

科举制度使隋唐两朝搜罗了大量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唐太宗曾在端门之上,目睹缀行而出的新科进士,喜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不少寒门庶族因参加科举而做了官,唐高宗的宰相李义府即出身寒门。他在做官前没被列入《氏族志》,于是上书请求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于是兵卒以军功致五品者,尽入书限”,从而使许多参与政权的寒门庶族,都被提升为士族,因而也贬低了旧士族的地位。这些做法深得寒士之心,“入彀”者日渐增多,唐代诗人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当然,科举制度在兴起之初的积极作用,并不能掩盖与之相伴随的负面影响,如科举如果被大官僚集团所把持,就难免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流弊。从隋唐至清末的科举制度,既起过积极的作用,也产生过重大的毒害,愈到后来,毒害就愈深且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9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开皇之治
下一篇:孔尚任与《桃花扇》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