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黄袍加身的陈桥兵变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6 评论:0

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之后,社会上的各阶级和各阶层的人都渴望实现国家统一,出现一个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公元960年,赵匡胤顺应了这种历史发展的新趋势,登上了历史舞台。

赵匡胤生于洛阳马夹营一个军官家庭,青年时期曾在郭威手下当过小军官,后因支持郭威发动兵变、建周废汉而被后周重用。柴荣当政后,赵匡胤被提升为归德节度使。柴荣死前,为了防止政变,把统帅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张承德(郭威的女婿)免除军职,由赵匡胤代替,使他掌握了禁军的统帅权。

五代十国的兴亡,大多与禁兵及其统帅的向背有很大关系。掌握禁兵实权的大小将领,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相互勾结起来,拥戴自己的最高统帅夺取皇位。郭威灭汉建周是如此,公元960年发生的“陈桥兵变”,赵匡胤也是故伎重演。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去世,由年仅7岁的幼子柴宗训继位。一个7岁的小人,怎能处理国家大事,更不必说继承父辈的统一大业了。赵匡胤凭借他的威望,想利用这个时机夺取皇位,便与亲信赵普、石守信等商订了一个万无一失的计谋。

宋太祖赵匡胤像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假借镇州(河北正定)和定州(河北定县)的名义,谎报军情,说北汉联合契丹大举南侵,要求后周政府急速派兵前去抵御。后周宰相范质、王溥等不辨虚实,派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一切都在意料之中,赵匡胤于是名正言顺地带领部队北上。当天黑下来时,他们驻军于开封东北40里的陈桥驿。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归德军掌书记赵普和军中的一班将领,便扮演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把戏。

是日晚,赵匡胤喝酒装醉先去睡觉。深夜五更,赵普等领着军士聚集在陈桥驿门,宣言要请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天子。天刚亮,军士们涌入赵匡胤的寝所,由赵匡义代表传达军士们的请求。赵匡胤的爱将罗彦镶叫嚷道:“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于是,把预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用的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并齐声高呼“万岁”。赵匡胤装出一副窘迫的样子说: “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众将一齐表示: “惟命是听。”为争取官僚集团的支持,赵匡胤下令,对于周恭宗(柴宗训)和太后,以及周朝内各公卿大臣,众军不得惊犯和侵凌,对朝廷府库和士庶之家,也不许侵犯和掠夺。

待一切安排妥当以后,赵匡胤当即率领军队回到汴京,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在汴京城内作内应,这样就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后周的皇位。后周宰相大臣这时已束手无策,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从内廷飞马而出,准备反抗,但很快发觉无济于事,反因此招致全家被杀。后周宰相范质率百官来叩拜,翰林学士陶谷宣读了事先拟好的禅代诏书,于是周恭宗退位,赵匡胤正式当上皇帝。因为赵匡胤当初任归德节度使的地方是宋州(河南商丘),于是就以“宋”为国号,都开封,改元“建隆”,赵匡胤即为宋太祖。这就是史书上所载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全过程。

陈桥兵变,赵匡胤用和平的手段夺得了皇权,避免了一场流血的战斗,从而也使北方正在好转的社会生产力免遭破坏,这对当时深受战争毒害、渴望和平的老百姓来说,也可说是一件好事。赵匡胤登基后对拥立有功的将帅一一加以奖赏和提拔,如石守信做了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而周恭宗则被降为郑王。一场皇位争夺战顺利结束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6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