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合纵与连横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4 评论:0

商鞅变法和秦国的勃兴,使秦的声威远震各国。马陵之战后,魏国力量削弱,出现了秦、齐两大国遥相对峙的局面。秦齐不断发生战争,为了争取在兼并战争中获胜,齐和秦都实行争取盟国、孤立敌国的策略。赵、魏、韩等国内部也分成联秦抗齐和联齐抗秦两派,各国间的联盟不断变更,既没有稳固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形成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局势。

前面所说的“合纵”与“连横”,从地域上看,弱国以三晋为主,北连燕,南连楚为纵,东连齐或西连秦为横。合纵可以对齐,也可以对秦,“合众弱攻一强”,以阻止强国的进攻。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强迫弱国帮助强国。长平之战后,合纵是联合六国的力量共同抗秦,连横则又使六国分别投降秦国。

当时在战争中,各国君主都把对外政策看得很重要,一批游士和食客精研策略,积极为各国君主出谋划策。他们或主张合纵,或主张连横,历史上把他们称为“纵横家”。这些纵横家研究各国的形势或相互关系,朝秦暮楚,跑东跑西,纵横捭阖,一策得用,便平步青云。张仪、公孙衍、苏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张仪是魏国贵族的后代。公元前329年,张仪入秦,说服秦王攻魏,提出“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策略。同年,秦出兵攻占魏曲沃和平周两地,给其他诸侯国以极大威胁。

面对强秦进攻,各国采取了公孙衍倡导的合纵策略。公孙衍是魏国人,做过秦相,后受张仪排挤而至魏。公元前319年他任魏相,次年发起合纵,联合东方各国对抗秦国,因而有“五国伐秦”之举。参加这次合纵攻秦行动的有魏、赵、韩、燕、楚五国,推楚怀王为纵长。由于各国利害关系不同,楚、燕对合纵不热心,未出兵,结果在公元前317年的修鱼之战中,三晋联军惨败。第一次五国“合纵”抗秦以失败而告终。

秦的强大,促成齐、楚结盟,拟合力抗秦。秦国千方百计破坏齐、楚联盟,派张仪前往楚国,离间齐楚关系。秦许楚以600里土地,使楚与齐断交。齐王一怒之下,与秦联合对付楚国。楚怀王向秦索地不成,于公元前312年出兵攻秦,结果,丹阳一战,楚国惨败,秦取汉中地。

在秦齐对峙的局面下,弱小国家感到恐惧不安,苏秦又以合纵者活跃于政治舞台。苏秦为东周洛阳人,出身寒微,曾获燕昭王亲信,谋求强燕之策。他奔波于齐、赵、燕、魏之间,组织合纵攻齐及秦。他曾佩六国相印。由于苏秦的活动,齐没有对燕出兵。公元前288年,秦昭王约齐并称东西两帝。眼见齐力量强大对燕不利,苏秦二次入齐,从事反间活动。苏秦至齐后,怂恿齐湣王攻宋,同时劝齐放弃帝号,孤立秦国,拉拢各国反秦,以乘机灭宋。齐湣王采纳了苏秦的主张,由苏秦联合赵、韩、魏、燕联合攻秦。但五国统治者各怀鬼胎,特别是齐,与秦勾结,秦为破坏这次联盟,也不断对五国进行分化瓦解。结果秦昭王放弃帝号,退还占领的魏、赵土地,五国合纵攻秦就这样结束了。

公元前286年,齐趁宋国内乱之机灭宋,引起各国不安,秦乘机约各国攻齐。公元前285年,秦、韩、魏攻齐河东之地,连下9城,次年在济西大败齐军。燕昭王又乘机派乐毅攻齐,连下70余城,齐几乎亡国。苏秦在齐的反间计谋败露,齐湣王将其车裂。从此,齐一蹶不振,秦齐对峙局面结束,为秦完成全国的统一事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军惨败,主力丧失殆尽,从此,赵也无力与秦抗衡。秦的势力继续向东发展,对魏、赵、韩等国展开蚕食。公元前242年,秦占魏国20城,设东郡,对东方各国威胁很大。公元前241年,合纵形势再一次形成。赵、楚、韩、燕、魏五国合纵攻秦,推楚考烈王为纵长,一直攻到蕞(今陕西临潼)。秦出兵反击,楚军闻风而逃,其他各国也纷纷撤退。这是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合纵,以后,联合抗秦的活动再也搞不起来了,变成了六国纷纷投靠秦国,楚国甚至迁都寿春以求自保。

苏秦六国封相衣锦荣归 清 杨柳青年画

秦王政即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吹响了统一全国的号角。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5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汉字与书法
下一篇:河姆渡文化雕塑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