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汉字与书法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2 评论:0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西安半坡陶器片上的刻划符号算起,已达六七千年的历史;若从商代都城遗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说,也有3000多年的时间。汉字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与变革,从甲骨文、金(钟鼎)文、籀文等,逐步演变成秦小篆、汉隶、草书、行书和楷书,形成了多种形态体势,为社会生产、人民生活、文化发展、国家往来及记载史实等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直到今日仍然发挥着它巨大的作用,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古老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一种载体,汉字与书法是紧密关联着的。从文字萌生时开始,就已经存在着如何把字写得清晰、规则和美观的问题,也就是相应地产生了朴素的书法意识。汉字的创立与发展,便是书法艺术获得生命力的源泉和基础。汉字在各个时期不同的结构形态,是书法不断推陈出新的里程丰碑。商代甲骨文以刀代笔,刻画爽利,线条洁净,字形生动,书法则显峻峭挺拔;商周金文,特别是西周中晚期以后的成篇青铜彝器铭文,铸刻浑穆,书法雄穆沉浑;春秋战国间的籀文(以《石鼓文》为最高代表),结字茂密,严谨中显出生动,线条苍朴,其书法则让人看后有历史的苍茫感受;秦代小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经过人为整理的规整化文字,书法谨严洁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让大臣李斯、胡毋敬、赵高等人在秦系大篆文字的基础上经过减改成小篆文字在全国推广。小篆结字重均衡、对称,线条均匀圆挺,其书法则柔中带刚、洁净圆润,被后世称为“玉箸篆”、“铁线篆”。以上都是古文字阶段,其文字在现当代书法史上则是以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三体出现的,三者之间在文字上相次递嬗演进,在书法上则有形态、线条上要求的不同,但其共同点是文字存在大量的象形性,特别是甲骨文和早期金文,往往还有一定的图画意味。秦末汉初兴起了隶书,其碑版文字解散篆形,一改大、小两篆以圆转笔画为主的笔势,而为以直挺笔画为主并加以波捺的美化笔势,其书法则有庙堂之气,或雄浑,或秀丽,或遒劲,或飘逸,存世的汉代着名隶书石刻碑版,是中国书法宝库中的瑰宝,同时也滋养和启迪了后代众多书法名家。汉代至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逐渐趋向定型,这时候中国书法艺术亦完全从实用性书写中发展、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文人雅士抒情达意的艺术。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产生了:汉末张芝因擅长草书,被尊为“草圣”;三国钟繇因擅长楷书,被尊为“正书之祖”;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更以他们秀丽遒劲的行、草书体赢得中国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王羲之被尊为“书圣”,王献之则往往与他父亲一起在书法史上被人并称为“二王”)。其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各家各派,都是在篆、隶、楷、行、草五体上各擅其能,演绎出中国书法史上“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光辉历程,为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宝库增添了无限风采。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自产生那一刻起,就是沿着自身独特的道路发展下来的。汉字基本上是按照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书”原理创造出来的。一字表达一意或数意,单字多达数万个,常用的字也超过六七千个。点画的组成相差悬殊,少则一笔,多则几十笔,每个字各有模样,可谓千姿百态,具有较浓的象形意味。再加上汉字是方块文字,可以直写或横写,因而天然具备了极大的可塑性,书法的表现张力也大大高于表音文字。汉字形体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书法艺术独特的魅力。而汉字的表现张力除了结构以外,线条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种线条的变化一旦由一支极具弹性的毛笔来驾驭,就不止是单纯的结构意义上的点线变化了,而是更为全面地表现为每一根线条的长短、大小、粗细、曲直、轻重、趋势等微妙的变化。当人们在谈论某件书法作品,甚或某一字的时候,常说变化无穷,指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当一个汉字成为一个书法意义上的字时,突出的一点即一个“变”字。也就是说,在一个字里,没有两个点划、两根线条是完全一致的。理解了这一层意思之后,我们再说书法和写字是两码事情,虽有相通但有区别,就容易领悟了。写字的第一要义是实用性,属语言文字学范畴;而书法则作为一门艺术,是更高一个层次,属艺术学的范畴。书法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光是汉字形体赋予它表面生命是远远不够的,还关系到一个人各方面的素养、情操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5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汉化的佛教思想
下一篇:豪放派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