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214 评论:0

“不平则鸣”是中唐诗文大家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的观点:“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韩愈作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一代文宗,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有不少独得之见,“不平则鸣”是其中关于作家生平际遇与创作之间的关系的着名见解。所谓的“不平”,是指人的思想情感的不平静,其内涵是广泛的。它既可指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和不公平的生活境遇下的怨愤之情、牢骚之慨,也可指盛世伟业感召下的人们奋发上进的心理状态。得志则“鸣国家之盛”,失意则“自鸣不幸”,两者同是“不得其平则鸣”。可见,韩愈在理论上是主张两面兼顾的,但在具体论述中则偏指哀痛之鸣。孟郊(字东野)遭遇坎坷,所作诗歌有很多啼饥号寒的内容,在文学史上与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韩愈写序送他,实际上是对他的生活境况的同情和创作活动的勉励,希望他能从逆境中振作起来。穷愁困厄是人生的不幸,但如果能因此而善鸣其不幸,在文学上取得成功,那么又可算是人生的幸事。从中唐韩孟诗派的创作实际看,他们最精彩的作品,往往也正在于抒写“穷愁之音”的部分。

“不平则鸣”之说,其实质与《礼记·乐记》所论一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不管是“哀心”、“怒心”还是“喜心”、“乐心”,发为文辞,“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有真情实感,任何优秀作品都须以此为基本要素。司马迁“发愤着书”的思想对韩愈“不平则鸣”说的提出有着启发作用。李白《古风》“哀怨起骚人”,白居易《李白墓》“诗人多薄命”等与“不平则鸣”说也有一致之处。

与“不平则鸣”说相应,韩愈还在《荆潭唱和诗序》里提出: “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欢愉的情绪是外向性的,不容易留存,而愁苦的怀抱适合于含咀,更容易感染和影响他人。这种观点一方面启导了后来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之说,另一方面,对文学抒发感慨作用的充分肯定则拓宽了作家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文”对于“道”的过分依赖,有利于文学独立性的发展。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4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