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龟甲卜辞和天治主义文化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0 评论:0

占卜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作为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它源远流长,为后来商周时期盛行的占卜之风打下了基础。到商代,以兆象判断吉凶的占卜活动非常盛行,奴隶主充分利用这一宗教手法,几乎达到了凡事都问卜的程度。这时,除使用骨卜以外,还有龟卜,卜辞刻在龟甲上,它成了我们今天探究殷商文化的主要依据。

殷商时代的人们利用甲骨占卜吉凶,在甲、骨面上刻写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甲骨文。甲骨文最早发现于1898年,字的结构不仅有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而且有了形声字和假借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卜辞内容涉及很多方面,是研究殷商历史的宝贵史料。

刻有卜辞的兽骨

从甲骨文中最能看出殷商时人的思想意识形态是“卜以决疑”。商王处理“国之大事”、个人行止,往往用卜决疑,即通过占卜来指导一切活动。占卜时,把整治好的甲骨拿来,施灼呈兆,判断吉凶,然后把所问之事刻在甲骨上,这就完成了占卜过程。所卜之事,大致说来,总不外如何对付天灾、人事等,主要包括祭祀、战争、饮食、宴会、气象、农业、收成、田猎、行旅、灾祸、福佑、奴隶逃亡等。所卜之事并不置之脑后,过了若干天后,如所问之事在现实生活中幸而言中,或与所希望的大相径庭,都要刻记在甲骨的有关卜辞之后,这就是所谓“验辞”。

占卜时所用的甲骨被古人看作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特别是龟甲,更被认为是有灵的。一般在占卜祭祀一类问题时多用龟卜,在占卜其他事时多用骨卜。甲骨占卜原来只用以决疑,但既能决疑,则必有神灵。神灵在何处呢?古人认为就在占卜之具上。龟甲出之于龟,古人认为,“龟千岁而灵”。这样讲有点表面化,郭沫若先生认为,当时人认为决定卜之吉凶的,不是龟甲兽骨,而是“天”。他说: “殷人之所以要卜,是嫌自己的力量微薄,不能判定一件行事的吉凶,要仰求比自己更伟大的一种力量来做顾问,……这顾问是谁呢?据《周书》的《大诰》上看来,我们知道是‘天’。”“天”通过龟甲兽骨来预告人们的吉凶,因而卜辞就是“天意”的记录了。

殷商时代,由于科学文化不发达,占卜成风,因此说还处于天治主义文化统治的时代。当时的天命观已经形成,甲骨卜辞中的“帝”字和后世唯心论者的“天”、“天命”有一致的地方。商代统治者把“帝”当作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神,宇宙万物的主宰,认为它发号施令,能赏能罚,并能干预一切人事。如卜辞中有“甲辰,帝其令雨”,“今二月帝不令雨”的话。殷人的这种天命观,是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无力征服自然而形成的。人们相信天命,认为“天”能主宰一切,能指导自己的行动。商朝的统治阶级利用了这一点,把商王称作“帝”的嫡传子孙,是秉承天的意志来统治人们的。他们以此来神化其统治,达到长期奴役人们的目的。

总之,宗教观念在商代是占统治地位的,当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占卜成为沟通天人的桥梁。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占卜问事、崇神敬祖成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占卜成风和天治主义文化是殷商社会的最大特征。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4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