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古代长篇的冠冕《红楼梦》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23 评论:0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顶尖之作。作者曹雪芹名沾,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自幼成长在一个富贵显赫而又富于文化氛围的贵族家庭,祖上与皇室关系密切,曾任江宁织造等要职。后曹家被抄,家境败落,竟落到举家食粥的地步。经历如此巨变,曹雪芹对世态人情有了深刻的认识,奠定了他创作《红楼梦》的生活基础。

红楼,泛指华丽的楼宇,是富贵人家女子的寓所;梦,暗示着人生的悲剧因素。《红楼梦》的题名隐喻着这是一个贵族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或封建贵族家庭的悲剧。小说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了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主人公贾宝玉及一批青年女子的悲剧命运。《红楼梦》涉及的生活面和知识面非常广泛,诸如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各种生活场景、当时的官制礼仪、地理经济及宗教哲学、文化艺术、风俗游艺、服饰饮食、陈设器用、园林建筑、生物医药等,几乎包罗万象。因其巨大的社会容量和思想容量,故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对《红楼梦》的研究也成为一门学科——“红学”。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诚如鲁迅所说: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谎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择其主要,则先后有反清复明说、色空说、反封建与封建社会由盛至衰说、父党与母党之争说等等。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有曹雪芹自叙创作动因的一段话: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其间透露出的女性优胜于男性的意识,倒是全书主题的一个索引。《红楼梦》中有互渗互补的两个世界,即现实世界与神话世界。现实世界的题旨可以用“女性崇拜”来概括。贾宝玉说: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是他思想性格中非常关键和特异的一点,即女性优越、男性邪恶。这与当时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格格不入。神话世界的题旨则是女神崇拜。女娲补天、顽石通灵的神话表现了女神创世、造人的创造伟力;太虚幻境的神话则是对女神世界与女性生命文化的崇拜。女性崇拜必然导致对男性的批判。当曹雪芹以女性崇拜意识为立书之本时,《红楼梦》便构成了对封建社会和封建文化的颠覆性冲击。因为从根子上看,封建社会是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封建文化是以男性为本位的文化。《红楼梦》主题的深刻性与独到性正是在于,它的矛头不仅指向现实社会与文化,而且还包含着对整个父权社会、父权文化的反抗和批判。

《红楼梦》是古代小说中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高峰。作者描绘了广阔的生活背景,塑造了一大批鲜灵生动的典型形象。它们像生活中的人物那样丰富、复杂而又天然浑成。曹雪芹善于细腻、逼真地描写日常生活,善于深入、曲折地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善于用简洁、传神和多彩的语言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善于冲破传统小说的情节套路而达致新意。正如鲁迅曾评论的:“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由于《红楼梦》取得了现实主义的高度成就,人们往往会忽略它的浪漫主义手法与色彩。其实,曹雪芹对超现实想象方式的运用,同样是得心应手的。全书开卷重塑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用“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显示女娲补天的神奇力量; 又用顽石灵性已通、成为通灵宝玉,又演化为贾宝玉的现实存在,在女娲造人神话上翻出新意。至于太虚幻境的神话与木石前盟的还泪神话,则纯粹是作者的创造。

《红楼梦》之后,续书蜂起,如《后红楼》、《红楼补》、《红楼复梦》、《红楼圆梦》等。它们大多以大团圆作结束,与曹雪芹原意南辕北辙,艺术功力更不可同日而语。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3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