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古代的唯心论思想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35 评论:0

通常使用的“唯心主义”一词,是指一种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它译自西文Idealism,指在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上,强调精神是起决定作用的,第一性的,精神比物质更为根本。以此来反观中国古代哲学史,从孔子的“畏天命”到程朱的理一元论、王学的心一元论,唯心主义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是围绕着“天人”、“形神”、“有无”、“力命”、“理气(道器)”、“心物(知行)”等独特范畴而展开的,在思辨中,唯心主义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显现出迥异的特征。

从先秦逐步展开的“天人之辨”是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问题的集中思考。三代以来,“天”被视为有意志有人格的至上神,它创造并主宰了世界。孔子的“天命”、墨子的“天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孟子更以“天”为第一性的本原,认为它是人的心性的来源,它赋予人以良知、良能,所以尽心可以知性知天,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两汉延续了“天人”关系的探讨,董仲舒把儒学神学化,构筑了一个“天人相类,天人感应”的世界模式,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人本于天,道出于天,竭力以天的意志来说明人事。两汉时还发展了“天人之辨”的另一个侧面,即“命”与“性”的关系。董仲舒以“命”为上天的命令,认为人的性情就是天赋予的,所以人要自觉地服从命运的安排,从而宣扬了宿命论的思想。沿此路下来,又演变为魏晋南北朝时的“命”与“遇”,隋唐时的“命”与“力”,和两宋时的“性”与“习”的探讨。“命”与“遇”探讨的是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向秀、郭象的《庄子注》以遇为命,认为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所以人要随遇而安,听从命运的安排。韩愈宣扬命定论,认为人的贵贱祸福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人力所不能达到的事情,人只有随之任之。宋以后的理学家多发挥《中庸》之义,“天命之谓性”,即人性是上天所命。程颢、程颐和朱熹都认为人生而有善性、善德,但受气禀而丧失了明觉,所以要通过后天的习行、修养恢复人的“天命之性”。无论是认为天命不可抗拒,还是宣扬天赋人性,都是对先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然而每个时代的唯心主义都有不同的重点,除了“天人之辨”在不断丰富外,哲学论争的中心问题也在变化。自秦汉到南北朝就贯穿了“形神”问题,即人的形体(肉体)与精神(灵魂)的关系问题。唯心主义往往认为精神可以脱离肉体而长存,精神比形体更重要,其中佛家尤其宣扬“神不灭”论,并与中国传统的有神论结合起来。“有无”问题也从这一时期开始突出来。“有”指有形的物质存在,“无”指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绝对,何晏、王弼论述老庄,以为有生于无,“无”为本,“有”为末。隋唐佛教盛行,佛家将“有无”发展为“空有”; “一切皆空”是佛教各流派的共同主张。两宋时“有无”之争转换为“理气(道器)”之争。“气”或“器”是指具体的物质存在,“理”或“道”是指抽象的客观规律。程朱学派的理一元论认为,理先气后,理是根本,它包容、主宰自然和人类。朱熹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他建立了一个理一元论的庞大体系,他的“理”是一个“实而不有,空而不无”的精神实体。陆王心学是在批判程朱理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将“有无”发展为“心物”之争。陆九渊提出:“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也,心即理也。”王阳明建立了以心统万物的“心学”体系,宣扬“心外无理、无物、无事”,一切“有”都不能离开“心”而独立存在。他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王阳明自言传孔孟心印,事实上,心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吸收了孔孟的唯心成分,同时,它也融合了佛家的思想。佛家以外部世界为虚幻,以为一切诸法(即万事万物)都是心造的,故有“三界唯心”之说,心学承继了这一思想。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在与唯物主义的斗争中,领域不断拓宽,理论也日益精致。围绕着时代主题,唯心主义偏重于天、命、神、无、理、心等哲学范畴。它宣扬了天命、鬼神等有害思想,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思辨能力的发展,而且孔孟、禅宗、陆王都重视“心”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无疑是有合理之处的。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2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