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对于生死各有不同的阐述和实践,各自影响所及,民间百姓或统治阶级的丧葬生活也相应地呈现不同的情况。儒家之始祖孔子没有直接阐述过关于死的问题,他的弟子子路问及死亡之事,孔子答:“未知生,焉知死。”这与孔子不谈鬼神之事是相同的。孔子对人生持一种非常理性的现实的态度,有意避开死亡和鬼神这类玄乎的对于现世人生和社会不相干的事物,而只注重人的现世生活和人的所为。成其德行,有所作为,将“仁”作为生的目的和价值准则,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孔子说: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对于死亡本身不感到遗憾,遗憾的是到死的时候自己的名声还没有受到人们的称颂。人虽然死了,但是由于生前德行完全而被后人称颂,这样的生是有价值的,死便也不可怕。较此更进一步,孔子认为“仁”是核心,可以作为“不死”的道德依据,也可作为“去死”的伦理规范。孔子说: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孔孟的思想直接孕育了中国历史上的志士仁人“可杀而不可辱”的精神。儒家处理死亡的礼仪典型地反映了孔子的“克己复礼曰仁”的思想。《论语》中记载:孟懿子问孝的问题,孔子曰:“无违”。孔子继而解释“无违”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孔子对于一种理想的普遍重礼的风气的提倡,其基础来自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孔子对丧葬之礼有双重要求: 既要遵守严格的礼仪,又要表达悲哀情感。孔子的这个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有普遍的影响,以后在民间确立的丧葬礼仪,大多从此承继而来。
海丰五坡岭方饭亭文天祥石刻碑
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撤至五坡岭,正在用饭之际,被突然出现的元兵俘获。此后他断然拒绝了元朝的劝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句。
中国道家奠基人老子的生死观可以概括为“全生避死”,分别从惜身、避祸、畏死三方面得到阐明。老子认为,人的身体(生命)是至关紧要的,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一切身外之物都不值得向往和留恋。避祸的关键在于知足常乐,适可而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避祸不仅要躲避客观上的危险事物,更重要的是要从自身去寻找法宝,那就是柔弱不争的性格。“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在畏死问题上,老子从政治利害关系出发,劝告统治者不要把老百姓逼到“不怕死”的地步。他所描绘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图景,其先决条件之一就是“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老子的思想在庄子的“全生”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在惜身问题上,庄子认为除了不求名和利之外,还不能“伤性以身为殉”。与儒家的认识相异,庄子反复申明世俗社会以身殉物的行为是可悲的。在避祸方面,庄子更进一步提出了这个问题的两难:树林之中的茂盛大树因其不材得终其天年,家雁因其不材(不会鸣叫)而死。因此他说,人应介于材与不材之间,如此才可避死,解决的办法是“乘道德而浮游”。老庄的“全生避死”的观点,反映了中国人的某种生存智慧。庄子死亡论的核心是“齐生死”。庄子认为事物一面生一面死,生死一体。生和死的过程是“气”的聚散过程,气聚为生,气散为死。由此,人的死亡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应该歌咏其回复原无。从社会层面上而言,道家的“临尸而歌”与重血缘、重礼教的中国大众伦理格格不入,其被接受程度远远低于儒家的“临尸而哀”,但其哲学上的探讨意义深远。道教从中国古代的原始巫教和先秦的神仙学说衍化而来,同时吸取了道家的部分思想。道教内容庞杂,门派繁多,但都把信奉神仙和追求长生不死作为主要的内容。晋人葛洪所着《抱朴子·内篇》从理论上论证了神仙的存在和人不死的可能,同时又阐明了成仙与不死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服丹。服丹是成仙的绝对必要条件,炼丹需要明师指点,此被称为外丹。从五代北宋开始,道教成仙的途径逐渐由外丹转向内丹,讲究炼养功夫,具体有静功、动功、气功、房中、服食等功夫。
佛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研究死的学问。佛教的轮回报应说是汉代以前中国固有文化中所没有的特殊学说。按佛教的说法,生死不是线性的,而是永无止境的轮回。生死轮回说和因果报应的教义相结合,产生了一整套理论,如三世、十二因缘、六道等。佛教认为,世俗的个体生命都无法逃脱地依照因果律无休止地生死轮回。佛教修习所要达到的境界是涅盘,涅盘是成佛以后的非自然性的死亡,它彻底摆脱了世俗个体的生死轮回。涅盘说的基础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说,认为世俗世界的一切,其本性是“苦”,苦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十六苦,乃至一百一十种等无法计算的苦,所以要人为解脱,修习成佛,以达涅盘。佛教将死亡作为宗教本体论的问题,与儒道两家思想比较,其对死亡本身的探讨更为深入。在佛教内部,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从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对涅盘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始佛教认为人们死后转生,永远在生老病死的世俗世界里轮回,而净土宗则构想人死后的再生世界是“西方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明确表明在佛国净土里一切苦难、浊恶和地狱都不存在。净土宗信仰“阿弥陀佛”,其死后往西方极乐世界的途径和修行方法简单易行,具体修行法门是“念佛”。佛教宗派众多,且有变化发展,其教义思辨、艰涩。但生死轮回、涅盘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等说法,相当广泛地影响了民间死亡观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1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