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古代的历史观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5 评论:0

关于历史的发展,中国古代思想家围绕着“古今之争”来展开,主要探讨了历史变迁进程以及发展规律。他们大都认为历史是有“变”的,并探讨了变化的趋势,逐渐形成了历史退化论、历史循环论和历史进化论三种观点。

历史退化论认为今不如昔,历史一代不如一代,从而主张复古倒退。先秦儒家始祖孔子“信而好古”,所以要从周复古。《中庸》也明确主张复古。孟子“言必称尧舜”,公开宣扬回到尧舜时代。这种观点一脉相袭,直到南宋朱熹还推崇夏商周三代,卑视汉唐。另一个尊古悲今、宣扬历史退化的代表是道家。老庄否定人类文明的发展,企图把历史的车轮朝后拉。他们歌颂太古的原始社会:《老子》以“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为理想;庄子更甚之,他连老子的“小国寡民”也不要,而主张回到人类的远古蒙昧状态中去,过人和禽兽不分的生活。正如近人严复所指出的,“好古而忽今”的确是中国古代历史观的一大特点。

历史循环论在古代的影响也极大。它在古代中国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成书于周初的《周易》的历史观就具有很强的循环论色彩,六十四卦从乾卦开始到未济卦结束的排列,就是一个循环,未济意味着一个新的循环又将开始。传统社会一治一乱的兴衰变化,也使人们轻易得出历史循环的结论。《三国演义》一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历史分合的循环说。战国秦汉时代,人们对夏商周三代历史进行总结,得出了三代循环的历史认识。司马迁认为夏代的统治尚忠,忠的弊端是小人粗野;殷人后来承之以敬,敬的弊端是小人好鬼;周人又承之以文,文的弊端是小人不诚实。矫正不诚实没有比忠更好的办法了,也就是说,要再度实行夏朝的主张。三王之道如是循环往复,终而复始。在各种循环论中,影响盛极一时的,当推战国末年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邹衍认为,每一个朝代都要受一种“德”的支配或支持。“五德”即“五行”中的水、火、木、金、土的“德”,每一种“德”都有盛有衰,盛时就支持一个朝代,衰时又会使这个朝代灭亡,另一个“德”所支持的朝代又代之而起。比如“虞”即“以土德王”,夏“以木德王”,商“以金德王”,周“以火德王”,以此类推,循环不已。由于这种历史观在当时很有影响,秦王朝统一中国,就自以为是“以水德王”。西汉董仲舒虽说“奉天而法古”,但他并不是一般的倒退论者,他以“三统、三正”表述他的历史循环论。“三正”谓三代之正朔,“正”指一岁之首,即农历正月,“朔”指一月之始即初一。正朔有黑白赤三统,如夏为黑统,以寅(农历正月)为正月,以平旦(天刚亮时)为朔商为白统,以丑(农历十二月)为正,以鸡鸣为朔周为赤统,以子(农历十一月)为正,以夜半为朔。历史就是“三正”、“三统”的循环流转,每一朝代开始,均应“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意,表明王者受命于天,各统一正。东汉的《白虎通义》更详尽地发挥了这种观点,认为历史的演化就像连环那样周而复始。汉章帝将其钦定为“国宪”,这种循环的历史观也成为古代极有力的统治工具。

毛公鼎

  该鼎腹内刻有499字铭文,记载了西周晚期的历史。

历史进化观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反对尊古卑今。它在中国也有悠久的传统。墨子虽重视古者圣王的历史经验,但在“古今”关系上与儒家对立,反对儒家的复古主义。法家极为强调古今之变,它的主要代表商鞅、韩非都认为历史是变化的,尤其是韩非,断言人类历史已经历了上古、中古和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而且历史不断向前发展,那种赞美尧舜汤武的人是愚蠢的。基于此种进化史观,法家反对效法古人,反对礼治而力主法治。西汉《淮南子》认为社会历史因时而变,根本不必法古循旧。东汉王充提出今胜于古,汉高于周的论断,并试图探索国家兴衰治乱的经济根源。南宋陈亮在与朱熹的辩论中提出汉高祖、唐太宗是值得颂扬的人物,他们的历史功绩足以与商汤、周武王相匹。明代王廷相提出“道有变化”、“理随势变”的观点,批评“高谈往迹”的复古主义是“书生之迂阔”。王夫之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理势合一”的历史观。他认为“道”随时代而改变,社会历史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远古人类不知礼仪,饮血茹毛,以后才慢慢学会使用火,学会耕种,逐渐获得文明之光,并且不断走向现在,现在也将必然向更高阶段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它的规律性。王夫之以理势合一来总结历史规律,达到了古代的最高水平。但应该看到,古代的进化史观常常是不彻底的,它往往与循环论交织存在于一个历史观中。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0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