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古代的快乐论和幸福观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0 评论:0

《尚书·洪范》最早论述了幸福问题,提出了“五福”,即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攸好德”指遵行好的品德。尽管后来墨子等人都怀疑过“德”与“福”的关系,韩非子也曾说“全寿富贵之谓福”,但总的来说,古代对幸福问题的探讨仍是与道德牵连在一起的。如《易传》中说鬼神的好善憎恶决定了人的好善憎恶,人要求福免祸,必须迎合神的意旨,行善除恶。所以在许多民间传说、故事话本、小说戏曲中都反映了“修德行善以求福”的观念,这在儒家思想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很少用“福”字,有人曾考证说《论语》中无一处用“福”字,《孟子》书中仅在引用《尚书》和《诗经》的文中出现过3次,《荀子》中有24处,但多为引证和评论。儒家经常使用的是“乐”字。“乐”,不仅指六艺中的音乐,也不仅指喜怒哀乐的情感,它更指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如荀子在《乐论》中称: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 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故乐者,所以道乐也。”这样的乐,指的是一种理性与情感交融的精神状态或人生境界,是要经过长期修养才能形成的。儒家所追求的幸福不仅仅是“欲乐”,即物质感官上的满足,更表现为一种“道乐”,即精神价值层面上的幸福感受。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自己亦是凄惶奔波,席不暇暖。但他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他主张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认为贫穷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安身立命之道,这样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不会怨天尤人,所以他说“仁者不忧”。仁者即使粗茶淡饭,曲起手臂当枕头,“乐亦在其中矣”。颜回是他极为赞赏的一个学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颜乐处”反映了一种与道德高度统一的幸福感。以“道乐”为本的幸福观,不仅是一种德性的提倡,而且可转化为实现政和民睦、移风易俗的手段。所以先秦荀子特别重视“乐教”,专做《乐论》,其中说道: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筹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从功能来说,乐能“治心”、“成性”,而就其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来说,则可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这也就是“乐”的状态。“寻孔颜乐处”后来成为宋明理学家热衷讨论的重要问题。周敦颐曾说,富贵是人之所爱,颜回却不爱不求,这是因为他觉得道德比富贵更有价值,有了它,没有富贵也不会感到缺憾,相反,“道”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很充实很平静的幸福感,人生的幸福即在心理上保持这种充实平和的乐之状态。所以儒家的“乐”即幸福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而非物质欲望的满足。它与追求高屋华服、美女佳肴的享乐主义幸福观完全不同。

颜回像

然而儒家“孔颜乐处”的幸福观实在陈义甚高,能够真正实现这种幸福的也只有少数圣贤君子。尤其到了宋明时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几乎完全否定了现实生活中的感性物质的欲望,幸福与快乐更显得遥不可及。与儒家相对的是佛道的幸福观。道家和佛家都轻视尘世生活:道家宣扬通过“白日飞升,成仙成神”进入“福地”、“福界”;佛教视人生如苦海,认为死后的“涅盘”才是最高的幸福,人们只要供养布施、行善修德即可为自己争取死后的幸福。佛教传入中国后演变为禅宗,禅宗认为苦难是由于人们认识错误造成的,最大的幸福、成佛的“净土”就在自己心中,一旦觉悟,即可解晓,所以随处恒安乐,不必向身外去寻求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原先佛教禁欲主义的色彩也淡薄了许多。佛道的幸福境界虽然超越现实,虚幻缥缈,但却深入人心,因为这毕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的渴望和对快乐的追求。禅宗的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朱熹、王阳明等人都融佛入儒。朱熹提出成人之道即在“存天理、灭人欲”,只要克止妄念,平息人欲,天理即可大明。王阳明提出“格心”之说,认为修养就是在人心中做去恶为善的功夫。在他们看来,人生的幸福即存在于对完善的道德境界的追求之中,而人生修养即在体悟人得之于天的“理”。宋明理学虽吸收了禅宗的许多思想,但它的幸福观在本质上是对儒家精神的继承和深化。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