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古代的经济思想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1 评论:0

中国古代有着很丰富的经济思想,早在春秋时期,范蠡的老师计然就是一位了不起的经济思想家。计然的经济思想主要有:经济循环论、平粜法、价格论,其中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在今天仍以某种形式在应用着。简言之,计然的经济循环论是用五行说来比附年辰,提出“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即农业收成有周期性波动,循环往复,其中就存在供求关系等经济上的规律。他的这种经济循环论对战国时期的白圭有直接影响。计然的平粜法是,为了备荒,由国家出面开设“官市”调济粮价,无论丰年、荒年就都能保持粮价稳定。平粜理论为战国李悝所继承和发展,以后历代王朝经常加以利用。计然的价格论是认识价格规律的理论,市场上某种货物价格上涨就会刺激人们生产出更多货物,生产过多,卖不出去,价格就会跌落下来。在我国古代,计然是第一个论述价格规律的人,对这种规律的把握,不仅是商业机会方面的话题,而且关乎国家的一切经济行为。利用计然发现的规律,商人从事商业活动,贱买贵卖,从中谋利。战国时期大商人白圭继而发展出“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经商原则。

《管子》 一书中的经济思想也很丰富,它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例如它的唯经济的道德伦理观点,对后人就颇有影响。其中两句名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即把抽象的道德伦理观念赋予了具体的物质经济内容,认为道德伦理观念不是超功利的东西,必须以具体的物质内容为基础。在财政思想上,它不仅主张实行“取民于有度”的“薄税敛”政策,还强调以国家垄断经营的方式来扩大国家财政来源,缩小强制的赋税收入,这充分反映了新兴商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另外,《管子》在财富和劳动观念上,非但认识到土地和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而且能从土地与劳动的结合上来考察它们在财富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得出了所谓“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的结论,说明天下财物都是人们在劳动中生产出来的,肯定了在财富生产中,劳动是决定性的因素。西方在18、19世纪之前,还基本上把财富和自然资源等同看待,在中国战国时代,《管子》的作者就具有这种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那是相当富于创见的。

儒家也不是没有经济思想,但它有所偏重,对后世影响较大的重义轻利的观念是儒家很重要的思想。所谓义是指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是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孔子虽然看重社会经济的繁荣,但已经主张重义轻利。孟子比孔子更进一步,只讲义而不讲利,他说:“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他认为讲利就会因争利而导致国家危亡。儒家的“富民”与“仁政”的思想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就孔孟来说,他们比较能看到统治阶级较长远的利益,对人民的剥削不主张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孔子主张“敛从其薄”、“使民以时”,赋敛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要求统治阶级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些都是孔子把“仁”运用于经济领域的思想的例证。墨子和许行则又是另一种类型,他们都是亲身参与手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思想家。许行反对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这种错误思想和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有亲缘关系的,是生产力低下在观念上的反映,曾经遭到孟子有力的批驳。墨子的经济思想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经济利益,这主要反映在“节用”、“节葬”的主张上。墨子提出为政要增加生产,要使物质财富成倍增长,并不需要扩张领土,只要尽量开发本国的资源,厉行节约,去掉不必要的开支就可以了。墨子还主张国家的财政开支要对人民有利。在先秦的经济思想中,比较突出、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法家。法家的经济思想以耕战为中心,提出了“重农抑商”和“奖励军功”的政策。他们确认农民的小块土地私有权,让他们安心于农战;同时规定除农战以外,别无获得官爵的途径。他们又对非农业活动抽重税以限制其发展,从而保证耕战政策的施行。为了奖励农民耕种力田的积极性,韩非反对“重赋敛”、“多徭役”,而主张“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即通过国家赋税来缩小贫富差距。法家反对商业,这是小农经济国情的反映。不仅法家,许多儒家的思想家也大致持有相同观点,因此以工商为“末”的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中一直有很大的影响。但这种思想也一直受到有力的挑战,从唐代中期以后则不断得到纠正,以至于中国从宋代以后,商品经济相当发达,商品交换额和同期整个欧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总之,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具有很高的水平,尽管也有一定的缺陷,但其中的精彩部分很值得总结反思。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90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