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古代的方法论之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07 评论:0

如何获得知识并把握本体,即传统所说的“为学之方”与“致知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十分关注的方法论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哲学家从不同角度探讨方法论问题,常发生争论。围绕着方法论的辩争在古代有五次高潮:先秦的名实之争,魏晋言意之争,隋唐佛教顿悟渐悟之争,南宋朱陆“道问学”与“尊德性”之争,明清知行之争。

“名实”之争是先秦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之一。“名”,指名称、概念,“实”,指事实、实在。孔子提出“以名证实”,认为必须严格遵循既定的名分和规范行事,不可逾越。孔子的“正名”主要是政治主张。而墨子则明确地将“名实”关系作为哲学问题提了出来,他主张“取实予名”,认为仅仅知道名称,还不能算有知识,重要的是在于能认出名所指的实来。老子不同于孔墨,提出“无名”论,认为“道”处于“无名”的领域,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它; 庄子一脉相承,认为名是从属于实,由实派生的,且不能完全合乎实,所以“圣人无名”。后期墨家主张“以名举实”,认为概念名称是摹拟实在的,并且还是灵活多变的,反对公孙龙《名实论》中把“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绝对化。荀子着《正名》篇,提出了“制名以指实”的命题,强调名与实的一一对应,并且还指出名与实的关系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名称概念要适应变化的实际,名言作为社会现象,是历史地约定俗成的。韩非继承荀子的思想,提出“循名实而定是非”,即根据概念和实在是否一致,来判断一个人言论的是非。经过这些论争,先秦末期,“名实”问题在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上达到了初步的统一。

鹅湖书院

先秦时老子首先提出了“言”和“意”能否把握“道”的问题,其后庄子更从抽象与具体、静止与变化、有限与无限三方面的矛盾出发对此加以质疑。到魏晋时,王弼进而发展成“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思想。王弼认为语言不能完整地表达思想,认识了世界的本质就可以忘掉具体的物象,如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他否定认识起源于感觉,并认为只有圣人才能有把握本质的可能。欧阳建则写《言尽意论》,与王弼针锋相对地指出,主观的名称和语言都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名言不仅可以辨别事物,还可以表达思想,强调了言与意的统一性。“言意”之辩是先秦“名实”之辩在逻辑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并一直贯穿了整个古代哲学史。

佛教中的“渐悟派”认为必须严守戒律,长期修习才能达到对佛教真理的觉悟,“顿悟派”则主张无须烦琐仪式和长期修习也可豁然觉悟,体认佛理。南北朝时竺道生首倡顿悟说,在当时就引起了争论;隋唐时顿、渐之争更为激烈,甚至刀兵相见,逐渐发展为南顿北渐的模式:南宗慧能提倡顿悟,北宗神秀力主渐修。朱熹的“豁然贯通”之说在某种程度上即受禅宗顿悟说的影响。

“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次着名的哲学辩论,中心问题即“为学之方”,也就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朱熹注意从“道问学”入手,通过一日格一物的逐步累积而致知。他强调要广泛地考察求索,在博学的基础上,精思明辨,如此才能推类以通。陆九渊则以朱熹的工夫为“支离事业”,他主张“先立乎其大”,“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的“尊德性”之法。他从“心即理”出发,提出理在每个人心中,只需反省内求的“简易”、“直捷”工夫即可获得。他说: “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首先要存心,一旦“发明本心”,就“自昭明德”,自然明理了。明代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思想,进一步否定了朱熹的方法,提出格物即“格心”,一个人唯一重要的努力是“致良知”的学问和践履,而不是首先追求知识。他的方法仍是以反求内省的直觉法为主,与孟子、陆氏兄弟的思路一致。

“知行”之争自先秦延续下来,到宋以后更加突出。宋代程朱学派主张知先行后,强调知的决定性地位,明代王阳明虽然提出知行合一,但实质上,他的行并非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他“行以为知”,以知代行。明清之际,王夫之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并总结了知行关系,建立了“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行相资”的知行统一学说,突出论述了行优于知、高于知的思想,并认为知行是同功并进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无穷发展的过程。他的知行观达到了古代哲学的最高水平。

方法论之争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思想家们针锋相对的辩论是在融汇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后人又继承和发展他们的观点,从而不断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的方法论思想。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89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古代的法治观念
下一篇:古代的价值观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