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中华历史

道教宫观营造艺术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31日 阅读:111 评论:0

道教建筑主要包括观、宫和道院。道教祀神和做法事的场所称观。观原是一种楼阁建筑。在道教形成以前,道家就有结草为楼,以“观星望月”的做法了。相传战国时,函谷关令尹喜在终南山所结的草楼观,就是最早的观。庞大的观就是宫,唐玄宗曾作太清宫以祀老子。较小的观称作道院,如宋代有风山道院。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所信奉的神仙,上至三清、四御,下至城隍、灶君,风雨雷电、山川社稷,均有神灵。所以道教建筑除宫、观、道院外,广义地说,东岳庙、关帝庙、城隍庙、土地庙也属于道教建筑,都能体现出道教建筑的营造艺术。传说中,道教神仙处所多为名山胜境。如东海中的蓬莱、瀛洲、方壶,为东王公所居;西方的昆仑、阆圃为西王母所居。除这些名山间的洞天外,还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福地,多建有道观,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追求清静脱俗的思想。道教建筑为地地道道的木构建筑体系。其建筑的组合原理与住宅、宫殿以及佛寺大体相似。浙江余杭、临安交界处的大辟山大条洞,原为三十六洞天之一,在其旁有洞霄宫,宫前有门三重,入门为虚皇坛,坛后为三清殿,殿东西厢为两庑。库院在东庑,斋堂在西庑。三清殿后有法堂和方丈。两侧再布置其他殿阁。在现存较早的道观中,山西芮城永乐宫比较完整,在中轴上有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最后为邱祖殿。除宫门为清代建筑外,其余均建于元代。白云观在北京广安门外,是道教全真派的着名道观,创建于唐,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有三条轴线,在中路轴线上,依次为照壁、牌楼、山门、泮池、灵官殿、玉皇殿、老君堂、邱祖殿、四御殿、戒坛和云集山房等。由此可见,在地势平坦的基地上建造的道教建筑和其他木构建筑群一样,有一条明显的轴线,中轴对称、层层建院,以形成高潮。两侧可以有次要轴线,并与主轴线有联系。建于明代的湖北武当山道观建筑,以及建于清代的四川青城山道观建筑,则充分利用地形,依山就势。一般在其主体部分,也往往有明显的轴线,自下而上层层筑台,巍伟壮观。其余部分的建筑,多能自由组合,灵活多变,深得自然之妙。唐宋时一些道观在环境设计方面,有的广植桃树,形成了如锦似绣的桃园。有的道教建筑的大门面临大街,建有照壁。在照壁前立有旗杆,杆顶部有斗形装饰物,斗中焚香以祭神。大门前一般有牌楼,门内有的设钟鼓楼或碑亭。在中轴线的主体建筑,有在前、后殿之间用柱廊联系成“工”字形的,这种形制自唐以来,在宫殿、官署、住宅以至佛寺中均有出现,但在道教建筑中的使用最为普遍。元大都的东岳庙和经清代重建的苏州城隍庙也都采用工字形的形制,通称为“工字殿”。道教有“仙人好楼居”说,楼阁也成为道教建筑的特点之一。如望仙楼、聚仙楼、万仙楼以及梳妆楼等。道教中的阁有三官阁、文昌阁、真武阁和斗姆阁等。其取名多与所供之神有关。在建筑装饰方面,道教亦有其独到之处。道教深信东海有仙山琼阁,因此,想象出天宫楼阁之状,用木雕和小木作,显示在壁面或天花上。山西晋城二仙观正殿内天宫楼阁雕刻精致,为小木作与雕刻的精品。除营造技艺外,道观中还盛行用壁画作殿堂装饰,题材丰富。道教作为我国古代宗教,伴随其宫观建筑的留存,使我们不仅看到了道教发展演变的轨迹,还能欣赏到其建筑的营造艺术。

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zhonghua/2022122986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